
刘绵珠(右)练就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功。 邹仰光 摄
□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黄晓纯
“绵珠,一起去查房。”
“绵珠,有个病人需要你会诊,应该要行下肢输液港植入术。”
“专科护士坐门诊”。在市人民医院,一批有资质的专科护士不仅奔走在临床,在护理门诊、会诊、查房、慢性病管理、技术开展、科研、教学等领域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市人民医院肿瘤内二科刘绵珠护理硕士正是这群专科护士中的一员。近日,在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和市卫生健康局联合开展的第四届“揭阳最美医护人员”推选活动中,刘绵珠获评第四届“揭阳最美护士”。
当好静疗专科“守路员”
“技术特别好,一次就成功。”这句话是众多置管患者对刘绵珠的评价。这样娴熟的技术,得益于刘绵珠16年来的临床护理工作历练。多年来,她一直秉承着专业、规范、用心的服务理念,专心当好静疗专科“守路员”,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上肢隧道式PICC导管置入技术、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隧道式PICC植入术、腔内心电图定位下手臂式输液港植入术、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输液港植入术等新技术,用心守护患者的生命通路,并获得多项全国性、省级静疗专科技术奖项。
设法提高患者带管生活质量
“肿瘤患者非常难,一直以来,我们致力‘开发’更多先进、优质的静脉治疗手段,在保证静疗安全高效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患者带管的生活质量。”刘绵珠说。她希望在静疗领域有更多的科研成果,能够运用辩证思维、科学循证的科研理念解决临床实际工作的难点和重点问题。
今年年初,刘绵珠联合肿瘤内二科吴义波主治医师,顺利为一名需注射高血管刺激性药物的胸腺恶性肿瘤患者完成腔内心电图引导下的下肢输液港植入术。这是粤东地区首例腔内心电图引导下下肢输液港植入术,为上腔静脉压迫又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新的输液“生命通道”。该技术可免于每周的导管维护,不影响日常活动,更适合家属照护负担较重的患者,目前省内仅数家医院能开展。该名患者儿女均在外地,只有年迈的老伴在身边,患者欣然接受了下肢输液港植入术。术后当日即应用输液港顺利静脉输注高渗性、高刺激性的药物,患者和家属都十分满意。
赴英学习先进护理技术
医护人员的工作生活经常是“5+2”“白+黑”连轴转的工作模式。但在繁忙的工作中,刘绵珠从未停止学习,除磨炼出扎实的护理专业基本功外,2021年还成功考取中英合作护理硕士培训项目培训资格,是当年全省7名获得此次培训资格的护士之一,获公派远赴护理教育发源地英国攻读护理硕士学位。她利用一年的时间,在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学习,汲取了英国医疗体系中先进的护理知识、理念和技术,护理科研能力、学术写作能力、文献检索能力、循证护理实践能力以及医学英语应用能力均得到提高。
刘绵珠表示,接下来,她将学以致用,在日后的护理工作中,更多地以科研思维去看待临床护理,重点着重于当今备受关注的安宁疗护、护理人文关怀等方面的研究,利用护理科研成果提升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医护推介

刘绵珠
肿瘤内二科主管护师、教育护士、静脉治疗小组秘书,护理硕士
现为广东省护士协会静脉治疗分会副会长、揭阳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委会委员等。
2015年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进修PICC置管技术并取得PICC维护证和置管证,累计完成PICC置管量达1200多例;2020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学习手臂式输液港植入技术,累计完成置港量达200多例。同年获得粤港澳大湾区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认证资格并被评选为优秀学员。2021年,获公派到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攻读护理硕士学位。2023年,在广东省护理学会第二届“岭南南丁格尔式优秀护士”推选活动中获得“十佳独门绝活奖”奖项、在全国血管通路创新管理案例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