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中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在给患儿做康复治疗。通讯员 摄
□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张梓扬 许爱淳
揭阳市中医院康复科是以中医特色为主、中西两法兼长的特色专科,现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在术后康复治疗、损伤康复治疗方面具有丰富经验。日前,市中医院康复科通过吞咽训练,让运动发育迟缓、不能自主吮吸的1月龄患儿拔除胃管,恢复自主进食,收到患者家长的连连感谢。
据康复科医生介绍,患儿小彤在某医院出生,出生时有缺氧史,后送至另一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出院后,由于患儿运动发育迟缓、不能自主吮吸,家长将其送到市中医院康复科进行康复治疗。康复科医生对患儿进行了全面评估,经咨询病史和医学检查发现,患儿已有1月多的月龄,追视追声反应较差,大部分时间处于深睡眠状态,偶有哭闹,声音也非常微弱。最让家属头疼的是患儿不能自主吮吸,不能通过吸吮奶嘴喝奶,入院时仍插有胃管。康复科医生判断,当务之急是对患儿进行吞咽训练,解决患儿进食的问题。
市中医院康复科治疗师即刻对小彤进行评估,一系列检查结果显示,小彤存在口腔运动功能欠佳,口腔原始反射减弱,喉软骨发育不全等问题。在进食过程的评估中还发现,小彤吮吸及吞咽动作非常微弱且连贯性差,由于软腭功能欠佳,进食时偶有鼻腔返流。
针对小彤的情况,治疗师制定了治疗计划。首先,以原始反射为基础,通过感觉及运动刺激技术,诱导小彤出现吮吸动作,并加强其连贯性和吮吸力量。接着,逐渐诱发吞咽反射,建立“吮吸-吞咽”的反射模式,不断训练腭咽功能,提升气道安全性。
训练进行一周左右后,医务人员及患儿家长都发现了小彤的进步,她可以小口吞咽了,治疗师遂嘱家长少量多餐喂食,以确保在能进食足够奶量的情况下拔除胃管。与此同时,治疗师对小彤继续加强吞咽功能训练,帮助她连续吞咽更协调,连续性更好,小彤呼吸的调整也越来越协调了。在训练10多天后,医生为小彤拔除了胃管,小彤的奶量由一开始的20~30毫升逐渐增加到60~70毫升,体重也逐渐追上了正常新生儿,之前运动发育迟缓症状也由于营养的改善而大为改观,运动发育也追上了同月龄新生儿。
康复科医生提醒,若新生儿及婴幼儿发生进食困难、喂养困难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干预。由于新生儿吞咽过程是一个反射性过程,且各种原始反射存在及消失都是有时间性的,越早干预就越能重建协调性的吮吸吞咽功能,如果错过最佳时期,将给治疗带来难度,治疗过程也会更困难。
此外,医生还提醒,如果孩子出现以下现象,家长需要注意孩子是否有吞咽障碍:新生儿不能经口喂养、吃奶时间长、吃奶后呕吐;胸腔感染反复出现;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呼吸急促或困难;婴幼儿食欲差,甚至拒绝进食;咳嗽或者干呕;鼻腔常有奶液返流。
就医指南
揭阳市中医院康复科简介
揭阳市中医院康复科创建于2003年,是以中医特色为主、中西两法兼长的特色专科,现为国家“十二五”重点专科协作单位,广东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名科,广东省工伤康复协议机构,揭阳市工伤康复定点机构,市中医院重点学科。科室技术力量强,诊疗手法多,临床疗效高。现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3人,医生8人,康复治疗师32人。科室设有康复住院病区、康复治疗部、康复二区(儿童康复病区)、康复门诊。近几年,科室在总结发扬传统中医康复的基础上,不断派出骨干到北京、广州、上海、山东等地省部级医院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对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老年性骨关节病的康复有独特疗效。并先后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0余项,使治疗病种和诊疗项目不断增加,治疗范围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老年性骨关节病的康复到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高难度康复治疗,大大增强了对难治疾病的诊治能力,成为市区一支重要的医疗力量。
近10年来,康复科引进和发展了针刺疗法、热敏灸治疗、中华眼针疗法、放血疗法、穴位埋线疗法、董氏奇穴疗法、原始点疗法、龙氏整脊手法、美式整脊手法、铍针疗法、拔针疗法、关节松动技术、Brunnstrom治疗技术、Bobath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绳带疗法等先进技术,治疗各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科术后肢体功能障碍、老年性骨关节病的康复、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小儿脑瘫、帕金森病等,具有创伤小、无痛苦、病人经济负担小、疗效显著等优点。康复科严格按照中医康复治疗原则,根据患者需求,运用以中医中药为主的无创性治疗;积极进行资料查新和技术创新,努力探索中医康复的治疗新方法;在借助先进的诊疗设备、结合现代西医学新技术(如关节松动技术、Brunnstrom治疗技术、Bobath技术、Rood技术、PNF技术等方法),积极开展各类疾病的康复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