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我国针对居家养老上门…
·创造和平、发展、合作…
·看“网红村”是如何炼…
·让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
·我市161家企业参加…
·4个项目现场签约 总…
·引导青年人才聚集 赋…
·以“情”为线培养学生…
·推动青少年科技教育事…
·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群…
·经常头痛怎么办?
·相比竞技跑步和常坐不…
·孩子总尿频,元凶竟是…
·多吃核桃 真的能补脑…
·秋日登高与慢跑,可缓…
·霜降蟹膏肥
·骑着摩托去赏秋
·要学会把努力当成一种…
·母亲的“鱼眼泡”锅巴…
·我家来了新成员
·人间有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以“情”为线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时间:2023/10/21

  □黄丽丽

  刘勰《文心雕龙》有云:“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可见,情感是语文学习中理解和表达的心理基础,没有了情感,文章的主题、思想、内容都是空洞洞的,我们无法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温情,欣赏到美好,汲取到力量。因此,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以情为线,在披文诵读中抒发“情”,在文本解读中领悟“情”,在习作迁移中表达“情”,真正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一、以读促悟,在披文诵读中抒发“情”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是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久而久之,学生就能做到理解地读,有体验地读,传情达意地读,就能做到凭直觉和自动化,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小学语文教材中不乏文质兼美的佳作,教学时可采用以读代讲,以读促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意境,感悟思想,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例如在指导学生朗读《匆匆》这篇课文时,为了渲染情境,我选择了钢琴曲《天空之城》作为背景音乐。在低沉缓慢的旋律中,指导学生适当变换语调和语气,去表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对过去日子的深深留恋,以及不甘虚度光阴,力求上进的情感。学生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输出进行艺术的再表现,不断提升对文章的理解层次,感受语言文字的无限魅力,从而把握了文章的主旨。

  二、文道统一,在文本解读中领悟“情”

  一篇文章,浓缩了作者的情感、思想和人生体验。教学时,教师要遵循文道统一的原则,既要授人以渔,注重学法指导,又要以人为本,凸显人文理念。让学生透过文字入情入境,在情境交融处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让工具性和人文性在文本阅读中同构共生。

  如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以极其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桑娜淳朴、善良的美德,教学中我让学生仔细品读心理活动描写的片段,引导学生走进人物内心世界,进行心灵对话:桑娜为什么忐忑不安?她可能会想些什么?在抱回孤儿时她毫不犹豫,为什么现在思绪纷杂,如此不安?在深入品读中,学生的思维与文本发生碰撞,心灵与主人公贴得更近了,逐步理解桑娜由于家庭的贫穷,由于热爱丈夫、同情孤儿,所以才会有如此复杂的心理活动。抓住了对话点,学生的情感出来了,思维才有了深度。

  三、情动辞发,在写作迁移中表达“情”

  特级教师于永正认为:“阅读教学中写的训练不应该游离于课文之外,要使它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故此,在学生已披文入情时,我们应该巧妙运用文本资源,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让学生随文练笔“情动而辞发”,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如《慈母情深》一文中写到“我鼻子一酸,攥着钱跑了出去……”,教学时我抓住这个含有无限深意的省略号,引导学生随文练笔,诉说真情:“此时,我手里攥着的不仅仅是钱,那是母亲的心血,更是母亲对我的爱,对我的期望,那一刻,我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呢?”学生早已为母亲辛勤劳作的场面所感动,此时的“辞发”水到渠成,不但通过补白巧妙地加深了课文中那些对母亲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的理解和运用,更通过补白真切地体会到母亲的劳苦、慈祥与善良,以及“我”心底那种深深的内疚、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总而言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以文为本,充分挖掘并利用好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努力寻求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的生长点,由此达到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培育学生情感,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目的。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