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一些孩子做事拖拉,效率低,影响了学习和生活,令家长非常焦虑、担心,但却苦于没有好的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拖拉的习惯。对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家庭文化协会会长谢丽容认为,对孩子做事拖拉,家长要耐心地和孩子沟通,找出孩子拖拉的根源,多了解孩子的情绪、时间观念、注意能力等,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做事拖拉的习惯;家长要为孩子设定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设置清晰的界限和结果等,并让孩子务实而坚持不懈直到达成结果,引导和教会孩子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效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养成合理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家长不仅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更要多鼓励多欣赏多尊重孩子,增强孩子克服做事拖拉的自信心。
家长要为孩子设定容易实现的小目标、设置清晰的界限和结果等,并让孩子务实而坚持不懈直到达成结果,引导和教会孩子合理规划时间,提高效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养成合理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林洁松 摄
□记者 刘春玉 通讯员 吴 莹
孩子做事拖拉成了家长的“心病”
东东(化名)在榕城一小学上二年级,他每晚都不想写作业,最讨厌听到父母说“该学习了”“该做作业了”之类的话,对父母的话也总是置若罔闻,或是被催急了就不耐烦地说“好嘛,等会儿”“等电视看完再说”“等游戏玩完再做”等,往往都快晚上十点了,他还不开始写,或者坐在课桌前发呆,翻书包找东西、揉书页、拆铅笔……总有干不完的“活”,就是不开始学习做作业。他的爸爸妈妈看到东东做事拖拉效率低很焦虑、担心,往往忍不住血压升高,大吼大叫,甚至拍案而起,操起“棍棒”。可是这除了吵到邻居,对东东的教育效果也甚微。
妮妮(化名)上一年级,做作业时总是一个字写好又擦掉,擦掉重新写,又擦掉……急得妈妈在旁边一个劲地说“可以了,很漂亮了!别擦了,又擦掉!这样写到什么时候才能好”“不用追求完美,先做好了再说”等,最后,妮妮的妈妈都看不下去了,眼不见为净,走开了事。妮妮写了半个多小时,才写一行,书上、作业本上、手上、衣服上全是乌黑黑一丝丝一粒粒的橡皮疙瘩,而半小时的作业却半天都没做完。妮妮的妈妈很无奈,孩子做事拖拉成了她的“心病”,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的坏习惯。
孩子拖拉有四方面主要根源
谢丽容表示,孩子做事拖拉是指孩子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将某一项必须完成的学习任务或一件事不断地延迟推后的一种非理性行为倾向。与现实条件的制约不同,比如疲劳、身体不适、情绪问题等。孩子做事拖拉也有其心理过程,如面对新任务时信心满满,并会想“这次我想早点开始,我得马上开始”,可是由于思维、行为、情绪等原因的影响,孩子又会想“我不开始又能怎么样呢”“还有时间”“我这个人就有这毛病,我又不会写,我根本就不行”等,很快就陷入拖拉的怪圈。
谢丽容指出,孩子做事拖拉会影响孩子当下的学习状态、成绩、亲子关系、生活节奏,对以后也会造成对生活不满、不够自信、明知问题所在却无从下手的痛苦等影响。
那么,孩子为什么会做事拖拉呢?在谢丽容看来,孩子拖拉有四方面的主要根源。
一是情绪根源。涉及内心感受、恐惧、希望、记忆、梦想、怀疑以及压力等。很多孩子并不能够识别这些情绪,只是感到不舒服,为了避免这种不舒服,孩子会选择拖拉这种方式。孩子们害怕自己在根本上不能被人接受,比起费劲挣扎但仍陷于恐惧之境的脆弱及被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的痛苦感受,自我批判的煎熬或许更容易承受。
二是时间根源。一些做事拖延的孩子有期待式思维。他们常常将时间看做是一个需要制服和取胜的对手,希望拖过了时间就能有好的结果,这种态度引发了孩子的拖延。如有的是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相冲突,都过了1个小时了,还说哪有那么快。如果主观时间跟钟表时间不同,就很难对最后期限有一个合理的预期,也无法向目标稳定地迈进,或者对自己可以用多少时间将事情做完没有概念。又如有的是主观时间和他人时间感受相冲突,比如玩的时候孩子总觉得玩不够,家长却觉得玩太久了;做作业的时候孩子觉得做太久了,家长觉得板凳还没坐热又想跑。
三是注意能力根源。注意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孩子完成学习或其他任务的状态,而注意力不好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拖拉。
四是人际关系根源。主要指做事拖拉孩子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关系。孩子在家庭关系中所受的影响很可能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延续下去,并在维护其拖拉倾向中起作用,比如一些家人是拖拉的。又如有的家长喜欢控制孩子,经常会对孩子说“必须听我的”“听我的没错”等,孩子因担心或害怕而拖拉。还有,一些家长总是怀疑孩子的能力,有的认为“孩子就是不行”,也有的忽略孩子的能力、需求,导致孩子有的自信不足或不求上进、害怕完成不了任务而拖拉,有的形成叛逆、挑衅的习惯,有的造成完美主义倾向等。
培养孩子养成合理管理时间的好习惯
对于孩子做事拖拉,家长该怎么办呢?对此,谢丽容向家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帮助孩子制定务实的或小的目标。家长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务实的目标,目标要具有可观察性、具体性和特殊性,可分解成小步骤,甚至可分解到第一步可以在5分钟之内完成。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设定一些小目标,也就是教会孩子将每一项任务分解成几个小目标,然后一步一步来,解决一步就是实现一个小目标。家长还要视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孩子的学习设置短暂的休息时间和调整小目标的完成时间。
二、帮助孩子识别时间。对于缺乏时间观念的孩子来说,其对时间是没有认知的,更不知道时间是效率的保证,因此孩子才会做事情不紧不慢,即便是家长说教很多或催促很多次,如“没时间了”“还有5分钟”等,而这些孩子根本就听不懂,催了也是白催,因此,家长在让孩子学习或做事时要务实,而不要太过理想化,要预测孩子完成一个任务需要的时间,而且要从最后阶段开始倒推,以准确了解合适的开始时间,教会孩子使用计时器做事或学习也是一个帮助孩子识别时间的好办法。从而引导和教会孩子合理规划时间,提高做事或学习的效率,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养成合理管理时间的良好习惯。
三、给孩子设置清晰的界限和结果。孩子必须做到什么事情,不做到的后果是什么,家长都要给孩子一个清晰的界限。这不是设定一个任务(如家庭作业)的开始时间,而是决定什么时候必须完成。家长和孩子可以考虑写下书面约定,让孩子务实而坚持不懈地达成结果。
四、欣赏孩子。家长要多奖赏孩子的努力、创造性和坚持,而不是因为结果而奖赏。为孩子采取的每一个步骤而奖赏他,而不只是奖赏最后一步的完成,也可将“借口”转化为“奖赏”,例如,“你饿了,就再写15分钟然后去吃点东西。”平时孩子学习或做事的效率提高了,家长也要及时多鼓励多表扬,给孩子正面的激励,增强孩子信心。
五、让孩子记住“谁是主人”。对于孩子的事情或学习任务,家长要让孩子记住“这是你的事情,而不是家长的事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孩子不是家长的延伸,孩子的表现不是家长个人价值的反映,因此家长要调整好自己的失望、好强、尴尬和妒忌等情绪,更不要为孩子做其能够自己做的事情,如果孩子做事拖拉搞砸了,要让孩子自己品尝苦果。
六、多与孩子沟通和尊重孩子。对于孩子做事拖拉,家长一定要耐心地多与孩子沟通,找出孩子拖拉的根源,多了解孩子的情绪、时间观念、注意能力等,才能帮助孩子解决做事拖拉的问题;平时家长要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也要多理解、尊重孩子,尽量保持弹性,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家长不必着急在亲子争论中取胜或者证明自己正确,维护好亲子关系并帮助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发展更为重要,也能增强孩子克服做事拖拉的自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