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郑乔慧 特约记者 罗凯瀚
今年9月,普宁市综合信用指数在全省县级市中位列第1名,在全国383个县级市中排名第113名,同比上升了138位,再创历史新高。良好的信用环境有力助推普宁经济加快发展,前三季度,普宁成功签约107个项目,跨境电商贸易额4.46亿元,新增市场主体2.71万户。
综合信用指数全省县级市居首,背后有什么秘诀?记者了解到,阶段来,普宁市深入贯彻上级关于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紧扣揭阳市委“三个最”工作要求,以“三个+”逐个领域突破,多措并举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助推优化提升普宁营商环境,为推动普宁高质量发展打牢基础。
“制度+平台”双轨发力,夯实信用基础
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是推动普宁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重大举措,对于促进普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夯实诚信体系建设基础,普宁市专门成立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创新实施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考核、督查、信息报送、“双公示”信息反馈“四项制度”,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与此同时,普宁市狠抓数据质量,落实公共信用信息全面归集上网,依托“信用揭阳”等平台,开展“双公示”漏报数据补报工作和数据专项治理行动,推动纳税、水电及行政措施等10类信用信息归集常态化,截至目前,共归集“双公示”等信用信息10.26万条,占揭阳市总量的40.48%;加快构建“信用+政务服务”新模式,全面推广信用承诺制度,加快审批事项办理进度,公布“免证办”事项249项、“容缺受理”事项117项,梳理风险隐患188条。
此外,普宁市还制订《关于开展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的实施方案》,聚焦群众关注的问题及重点行业领域,严肃查处失信行为,清理涉诚信问题场所4万多家(次),查处违法违规场所57家,有力净化市场环境。今年以来,普宁市电诈警情和立案数同比下降13.7%、18%,诚信建设成效逐步凸显。
“激励+惩戒”双管齐下,用好信用清单
“做得好联合激励,在贷款等方面可以享受优惠,做得不好则要联合惩戒”……翻开普宁有关部门制订的“三张清单”,奖惩分明的指挥棒已经扬起,释放出“守信一路绿灯,失信寸步难行”的强烈信号。
普宁市共梳理制订《守信激励措施清单》145项、《信用修复措施清单》63项、《失信惩戒措施清单》359项,涵盖公安局、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19个部门,持续深化“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和信用修复”三张清单的运用,切实以良好的诚信环境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普宁市在践行守信激励方面,制订市场监管领域守信激励措施28条,为131户守信企业优先退税4.72亿元;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今年来开展信用修复315户次,累计修复涉税失信行为5897次,同比增加12.25%;在开展失信惩戒方面,落实6方面68项失信惩戒措施,依法吊销“三无”企业333户,限制高消费1968人次,公开失信被执行人104人次,成立推进“限高”、失信人员退出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人一策”“一企一策”工作措施,精准研判“限高”、失信人员实际情况,并按人员线索四个类别和三个分类处置口径,分步骤、分批次稳妥处置相关人员,进一步完善“限高”、失信人员退出工作;在推动信用修复方面,积极引导市场主体主动纠正违法失信行为,开展信用修复315户次,引导市场主体及时纠正自身轻微涉税违规行为,累计修复涉税失信行为5897次,同比增加12.25%,累计对符合条件的83家失信企业予以信用修复。
“监管+宣传”双重保障,营造诚信氛围
加强诚信建设,提升全社会诚信水平并非一日之功,需要长期坚持、久久为功。普宁市加强监管与宣传教育,积极营造诚信氛围,着力提高全社会守法诚信意识。
一方面,推进信用赋能监管。对该市13611户在册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构建“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机制,打造以合格证管理为核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新模式,通过运销环节监管倒逼生产主体实施合格证制度;在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招投标、政府采购、资质审核等5个领域广泛应用信用报告,进一步拓宽信用应用范围;梳理188条影响政务服务负面行为风险隐患,建立“影响政务服务负面行为防范提醒清单”,压缩影响政务服务负面行为空间……普宁市逐步构建新型监管机制,营造多方联动监管新格局。
另一方面,完善宣传工作制度。通过线上线下全媒体联动、多方面引导、广范围覆盖,多形式、高频度开展诚信宣传报道;投资20万元打造“一广场一公园一市场一手册二道路”宣传矩阵,常态化开展诚信宣传教育活动,推动诚信宣传融入社区、深入校园、进入企业、走进机关;创新宣传形式,推出广场舞《诚信的人生金不换》《大家都要讲诚信》和手势舞《诚信歌》及快板、朗诵等系列诚信主题文化文艺活动。阶段来,该市共播出电视诚信新闻宣传55条,新媒体平台资讯110篇,在“信用揭阳”网站发布诚信宣传159篇,开展诚信文艺汇演、广场舞、知识问答等活动6场,参与人数达1550人次,营造履约践诺、诚实守信的浓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