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剑萍 通讯员 杨孟朝) 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寻求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方法与创新路径,18日下午,市教育局联合东莞市教育局举办2023年两省五地“名校长团队联动主题活动”。
活动以“校家社协同,共育未来人才”为主题,以第98期“七棵树”莞邑良师沙龙的形式举行。活动邀请东莞、揭阳、韶关、汕尾等市和贵州省铜仁市的部分名校长畅谈教育智慧,通过团队联动教研的形式,提升校长们的校家社协同育人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推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生态,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活动分为微讲座、主题分享、专题访谈等环节。其中,微讲座由湖北省教育学会副会长谭细龙主讲,他以“校家社协同育人政策解读 ”为题,从“二十大报告首提校家社的排序”“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两方面出发,对校家社协同育人政策进行精准解读。在主题分享环节,东莞市可园中学党委书记陈泽林、贵州省铜仁市一中初级中学校长田强、榕城区红旗小学校长孙志勇分别以“建设家校共同体,共建共育出品质”“构建‘1633’工作机制,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校家社协同共育,高质量发展增效”为题,向大家分享所在学校校家社协同育人的生动实践。在随后开展的专题访谈环节,市实验小学校长方书岳、榕城区紫贤中学校长陈汉波和其他6位外地名校长分为两组,一同探讨校家社协同育人的路径和实践,对进一步推动校家社共育,发挥教育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全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提升行动。近年来,我市积极与东莞市建立全口径全方位融入式结对帮扶机制,2022年1月,东莞市教育局与揭阳市、韶关市教育局签订帮扶协议,敲定了学校结对、支教、跟岗、培训、教研、集团化等23项任务清单,东莞市32个镇街也同步与揭阳、韶关的15个县区签订帮扶协议,助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市学位建设取得新进展,教师队伍结构更加合理、素质能力更加优化、教育公平更加彰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