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宁豆酱,揭阳人烹饪时必不可少的酱料,很多好吃的家常菜,都离不开普宁豆酱提鲜增香。
2009年,普宁豆酱制作技艺被列入第三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工艺
天然照晒出来的酱香味
据史料记载,清朝道光年间,普宁地区便大规模生产豆酱,尤以洪阳一带生产技艺最好。
制作普宁豆酱并非易事。要选用优质黄豆磨成豆瓣,泡蒸(煮)熟之后,按比例配上面粉和食用菌种搅拌均匀进行发酵,发酵几天的豆瓣再装进大缸,按量加入水、盐,置于晒场天然照晒,每天搅拌2~3次,让其均匀发酵。时间和阳光赋予黄豆丰富的氨基酸,经天然发酵的豆瓣变成金褐色,有着浓浓的酱香味,造就普宁豆酱迷人的风味。

改良
高温杀菌质量检测让酱香飘得更远
普宁豆酱是普宁重要的产业,是馈赠亲友的地方名产。但是在以前,普宁豆酱没有高温杀菌的条件,保质期很短,虽名声在外,却只能在周边销售。出外打拼的潮人不易吃到普宁豆酱,海外华侨要回味家乡的浓郁酱香,还需等待回国探亲的亲友“代购”。
现在,交通物流发达,普宁豆酱保质技术也得到改进,豆酱在日光照晒后经高温杀菌、质量检测合格,保质期可以长达一两年,海内外都能购买到普宁豆酱,普宁豆酱的酱香飘得更远了。

传承
刻在揭阳人基因里的味蕾记忆
质醇味香、澄黄咸鲜的普宁豆酱愈久弥香。揭阳有句俗语“熟过老豆酱”,用来比喻相熟的老朋友,由此也可以看出普宁豆酱在揭阳人心中的地位。
白切鸡蘸豆酱、鱼饭蘸豆酱、豆酱蒸鱼、豆酱炒剑菜(香麦菜)……除了吃肉、做菜时去腥、增鲜,普宁豆酱还可以用来腌制各种酱菜,如腌白萝卜、腌嫩姜等,佐餐白粥十分开胃。
一勺豆酱,浓浓乡情。
作为揭阳人三餐不可或缺的佐餐佳品,普宁豆酱是深深刻在揭阳人基因里的味蕾记忆。

文字:陈燕玲
摄影:杨小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