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伍至今20年,他从未忘却部队给他的教导,秉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坚持在志愿服务中发光发热。他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认真思考、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服务高龄老人、参与防疫抗疫活动、开展文艺义演中回报家乡。他以身作则,筹建村里的志愿服务队,感染、带动村里的年轻人热心公益活动,大力弘扬正能量,培育良好的乡风、民风。他曾被选为共青团葵潭镇委兼职副书记、惠来县禁毒基金会副秘书长,曾获得惠来县“最美退役军人”称号。他叫黄展护,惠来县葵潭镇青坑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黄展护带领队员开展志愿服务。通讯员 摄
□记者 林锐磊
做村里公益事业“排头兵”
“我是从农村走出去的孩子,对家乡有着深厚的感情。退役回乡工作后,我总想着为家乡做点事情。后来觉得开展志愿服务很有意义,就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携手前进,一转眼就过去4年了。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就是在我的带动下,村里主动参加公益活动的人越来越多。”提起志愿服务工作,黄展护开心地这样说。
黄展护目前在惠来县一农业企业工作,离家乡不远,方便他回乡开展志愿服务。2019年5月,在村干部的支持下,他和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起葵潭镇青坑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随后一系列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几年来,他和其他队员想方设法筹资,帮助青坑村改善村容村貌,优化人居环境;筹集资金和物资,资助青坑小学开展文艺汇演,服务师生文化需求;组建队伍提供专业服务,比如为青坑村高龄老人免费理发;疫情期间积极参与防疫抗疫工作,为家乡的父老乡亲筑牢安全防线……黄展护和队员们心系家乡,以满腔热忱投身公益事业,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实事,得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的肯定和赞许。
公益之花开放的同时,也将志愿服务精神进行传播。在黄展护和志愿服务队其他队员的带动下,很多青年加入他们的行列,为乡村振兴、服务群众贡献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展护是一个有爱心、有想法的人,并且瞄准目标执着前进。他坚持开展志愿服务,多为父老乡亲做好事、实事,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活着总得做些有意义的事情,他的举动为很多人树立起榜样,我就是受他影响的其中一个人。”青坑公益志愿者服务队队员黄招桂如是说。
据了解,青坑公益志愿者服务队成立时有成员18名,如今发展到40多人。一开始,黄展护通过微信公益群,动员身边朋友、乡亲积极投身家乡建设,筹措资金帮助困难家庭、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解决生活困难。黄展护发现青坑村没有理发室,许多高龄老人、残疾人需长途跋涉到8公里外的普宁马鞍山农场理发,他和其他队员认真研究后,筹建起专为高龄老人免费理发的志愿服务队伍,每月1~5日是他们固定的免费理发时间,让村里的高龄老人理发不用再受颠簸之苦。就这样,他的热心善举感染了不少乡亲,吸引更多的人参加公益活动,让更多的人得到帮助。
让志愿服务之花“香远益清”
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就得从实际出发。平日里,黄展护工作之余就会走访村里的父老乡亲,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村里的发展建设情况。
当他了解到由于村里主要巷道没有路灯,老人经常摔倒的状况后,他赶紧组织队员开展募资活动,筹集资金帮助村内架设太阳能路灯117盏,方便了村民夜晚出行。为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他多次走访学校,了解师生的需求,后来筹资帮助青坑村小学的教师宿舍安装了2台空调,并资助学校开展文艺汇演活动。此外,他还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春节慰问孤寡老人活动,赠送慰问生活物资和节日用品,让村里孤寡老人和困难群众欢度春节。一件件实实在在的志愿服务实事,青坑村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头,大家记住了这个热心肠的“80后”青年。
很多村民还记得黄展护做的一件好事。据了解,两年前,恰好回村的黄展护接到村民“勺哥”家中着火的求救,他闻讯赶到火灾现场,得知着火的柴堆附近放着一个煤气罐,黄展护赶紧让人汇报村委并立即找来灭火器灭火,不顾个人安危冲入火势凶猛的屋内将煤气罐从屋内转移出来,避免造成更大事故。
黄展护是共青团葵潭镇委兼职副书记,几年来,他积极参与团组织开展的志愿服务活动,在“平安春运、志愿暖冬”志愿服务、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文明新风志愿服务等活动中均可看见他的身影,为很多青年带了好头。“展护他热心青年工作,为人友善,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他责任心强、统筹能力强,在很多志愿服务活动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很多群众的称赞。”原先担任共青团葵潭镇委书记的温志峰这样评价。
部队生活不仅锤炼了黄展护健康强壮的体魄,也培养了他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他热心公益的善举,赢得了许多干部群众的好评。展望未来,黄展护说:“我的能量不大,但我相信只要坚持下去,会有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志愿服务的行列,一起用青春和智慧帮助家乡变得更加富裕、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