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局.高质量发展看揭阳 特刊
数读


揭阳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90年,至今已有130多年历史,是粤东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医院占地面积4.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379张,在职员工2400多名;拥有一支高质量人才队伍,其中高级职称403名,博士后、博士、硕士309名,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8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8名,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5名;获批“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11个,有10多个学科中心通过国家级建设标准认定。
医院配套飞利浦第三代“TOF”技术高性能64排PET/CT、西门子超高端Force开源CT、西门子第三代双源STELLAR光子CT、美国瓦里安直线加速器、西门子顶级科研型3.0T磁共振等区域领先的高端医疗设备,设备总值近9亿元。
医院现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承担着区域危急重症救治、临床科研、教学指导重任,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首批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国家药物/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国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广东省博士工作站,是中山大学医学院等多所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以及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实习基地。

揭阳市人民医院坚持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好人民满意、职工幸福、医院发展的“奋进之笔”,加快建设临床科研型医院和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
揭阳市人民医院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建设老百姓满意的高水平医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重点,“医教研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致力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全体干部职工在医院领导班子的带领下砥砺前行、不懈耕耘、大胆创新、不断突破,在医药体制改革的时代大潮中勇闯新路,齐心协力推动医院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当前,在新时代对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出新要求的背景下,作为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区域医疗中心,揭阳市人民医院应该如何破题,才能书写好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出色答卷、打造好“揭市医”的成功样板?
跨区域联动 构建“一对一”紧密型帮扶新模式

2021年4月22日,中山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肖海鹏教授与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徐名伟共同签署《广东省高水平医院跨区域联动“一对一”帮扶合作框架协议书》。
2021年3月,市人民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重点建设医院,并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一院”)建立跨区域联动“一对一”帮扶关系。该院紧密依托中山一院的“沉浸式”帮扶,围绕“六大任务”勠力深耕,向着创建高水平医院的目标奋力迈进。
围绕将市人民医院建设成为规范、精准、卓越的临床科研型医院和高水平区域医疗中心的目标,2021年以来,中山一院持续发挥高端医疗领跑者的优势,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和先进技术精准下沉,通过派驻挂任(职)管理专家、平移现代医院管理理念、接受业务骨干进修培训、医教研管专家定期下沉、开展远程医疗等方式,在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学科布局、开展医疗新技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科研教学能力等方面给予全方位指导,强化同质化管理,为市人民医院提供强大的智力、技术支持,赋能高质量发展。中山一院先后派出肝胆外科专家华赟鹏教授、血管外科专家李梓伦教授到该院驻点挂职副院长。2022年9月,中山一院派出肾内科刘庆华教授到市人民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有效充实了医院领导班子力量,为该院高水平医院建设增添强劲引擎。
建立帮扶关系以来,市人民医院医疗质量、服务能力、行政管理水平全方位大踏步前进:新增6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首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实现全市医疗卫生领域“国自然”零的突破;在Bioactive Materials上发表研究性文章(IF18.9分),创医院SCI论文单篇影响因子历史新高;建有揭阳市首家临床医学科研实验室,并获批筹建揭阳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及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新引进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90名,柔性引进科研专家5名;于2023年5月25日顺利通过三甲复审;获评“全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示范点”“广东省医疗系统先进集体”……
现在,让揭阳人民在“家门口”享受“医疗国家队”的高水平优质医疗服务已经由理想照进现实。
“医教研”协同发展 引领区域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2023年6月25日,市人民医院新门急诊住院综合大楼门诊部启用。

2021年以来,医院新开展前沿技术86项,其中粤东首例26项。

近年来医院科研实力大幅增强,实现了揭阳市医疗卫生领域“国自然”“省自然”项目双个“零的突破”。
学科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基础,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体现,更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让学科得到良性发展,市人民医院探索契合科室实际情况的发展方向,给予制度、人员、设备、资金的大力支持,积极开展亚专科建设,培养专科技术人才,培育技术专长,打造总体专科优势。同时全面整合医学学科资源,推进布局合理、特色突出、优势明显的医学及相关学科群建设,以肿瘤、心脑血管病、肾脏病等多发疾病为重点,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鼓励多学科融合发展,大力推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多学科诊疗模式。
同时,该院大多数科室与中山一院打通了医疗资源共享路径,实现常态化交流互动、定期远程会诊及就医“绿色通道”有序转诊等。
前瞻性的学科布局,让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硕果累累,多个临床专科实力跃升至粤东地区领先水平:目前共有心血管内科、肾病科、呼吸内科、神经外科、骨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胸外科、儿科等11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越来越多“国字号”中心落地,如“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首批脑出血外科诊疗基地”“国家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标准版心衰中心”等,并建有胸痛、卒中、创伤、重症孕产妇、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此外,2022年以来,该院增设了胸心外科二科、康复医学科和全市首个PICU(儿科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整合资源成立肾脏病中心、乳腺中心、手术麻醉中心等专病中心,成功获批建设生殖中心;现全院共有36个科室成立MDT团队,2021年以来开展MDT近300场次。
2021年来,市人民医院新开展前沿技术86项(其中粤东首例26项),包括帕金森脑深部电刺激器植入术(DBS)、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TAVI)、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立体定向脑电图术(SEEG)及其引导下射频热凝术、神经导航技术、脑叶离断术等,填补了揭阳乃至粤东地区多项技术空白。危急重症诊治水平显著提高,曾成功运用ECMO(俗称人工心肺机)治疗一名突发急性爆发型重症心肌炎的高龄多产妊娠妇女的事例,成为粤东首个、全国罕见成功治愈的病例,受到《南方日报》等权威媒体关注。
学科建设力度持续加大,有效带动科教实力大幅增强,科研产出喜获丰收:2021年来,市人民医院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43项(其中“国自然”1项,“省自然”6项),发表SCI论文40篇(总影响因子185.508分,单篇影响因子最高18.9分)、承接药物/器械临床试验56项。临床医学科研实验室配套蔡司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内涵细胞成像分析系统、电镜等一系列高端科研设备,总面积1500平方米的新实验区正在加快筹建中……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和高水平学术论文数量日益增多、科研实验室软硬件建设持续升级,并通过设立院内科研项目专项基金、完善科研奖励管理办法等,不断健全科研激励机制,增强科研发展后劲。
教学能力持续提升:先后获得中山大学临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特等奖1次、一等奖3次。2022年以来,医院加强与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科研合作,成为广东医科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工业大学校外实习基地,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7名,并于2022年首批招收了6名广东医科大学专业型研究生。
持续完善管理制度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聚集动能

2022年9月,中山一院刘庆华教授到市人民医院担任党委副书记、院长。
近年来,市人民医院积极平移中山一院管理理念和经验,进一步革新管理模式,推出一系列创新举措,包括设立采购与招投标办公室、强化采购工作监督、全面降本控耗、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推动SPD医用耗材精细化管理、创新人才引培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等,逐步推进管理模式和运营方式的转变,促进医院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聚集动能。
顺利通过三甲复审,是今年市人民医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大事。该院从完善规章制度体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持续改进机制、升级信息化系统等方面发力,全力攻坚三甲复审。据介绍,2021年以来,医院共建立或修订管理制度400多项,医院管理规范化水平显著提高。
为提升“国考”应考水平,市人民医院借鉴中山一院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管理经验,医院领导到临床一线开展座谈、调研,针对存在问题组建专项小组全力落实改进;同时建立健全临床专科评价体系、强化医疗质量指标监测,将“国考”重点指标分解至各临床科室并与绩效挂钩,推动促进重点指标改善提升。2021年度该院“国考”总得分为686.7,在全国1466家综合医院中排名第364位,考核等级为B++,与2020年度相比(601位),上升了237位。
2023年是市人民医院绩效工资改革的关键之年。该院坚持“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按照医生、护士、医技、行政后勤四个系列,以岗位工作量为基础,建立了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和高水平医院建设指标为导向的综合考核体系。
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医院加紧实施“人才强院”战略,搭建平台广纳群贤。2021年来引进博士生7名、硕士研究生90名,除享受省、市财政人才引进资助、安居保障外,还享受院方提供的安家费、生活补贴等一系列人才待遇,并不吝为高层次人才“搭台子”“铺路子”“压担子”,让人才在实践中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柔性引进5位高层次科研人才,以协议形式明确工作任务和考核标准,在指导医院建设新科研中心、申报科研基金项目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加快信息化建设同样有效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2021年,该院成为全市首家通过国家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4级评审的医院;率先在粤东地区推行“云胶片”服务,并持续完善预约挂号、缴费、在线咨询、查看报告、查询清单、开具发票、复印病案等就诊流程“掌上办”服务,患者满意度不断提高。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立足医者初心、勇担健康使命,揭阳市人民医院将把医院高质量发展与人民健康服务需求有机结合,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建设中展现新作为,在推动揭阳高质量发展中作出新贡献,全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撰稿:张夏阳 黄晓纯
摄影:邹仰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