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新局·高质量发展看揭阳 特刊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一个承诺,一以贯之。
近年来,普宁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张张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教育发展的脚步更加坚实、基础更加牢固。紧跟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流沙第一小学、流沙第二小学、池尾街道华市小学、流沙南街道里宅小学、占陇镇占杨小学、梅塘镇远光小学、赤岗镇赤岗山小学、大坪农场梅星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措并举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让公平优质的教育之光,照亮每一个学子的成长之路。

普宁市小学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完善。

在校园里,普宁英歌通过以“老”带“新”的形式得以传承发展。

开展教学示范课,互相交流借鉴,促进教师队伍业务水平提高。
流沙第一小学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乡村教育发展
2023年12月4日,普宁市流沙第一小学城乡教育共同体揭牌。这意味着以流沙第一小学为“牵头校”,云落镇云落小学作为“中心校”,云落镇大池小学、湖寨小学、中央寨小学作为“成员校”的城乡教育共同体教研联盟正式成立。这是普宁教育系统落实“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创新举措。
作为普宁市区小学教育的龙头学校之一,流沙第一小学持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走内涵发展之路。经过精心策划和设计,今年学校布设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文化苑,涵盖党建、师德师风建设、师生荣誉、师生作品等专栏,浓厚的文化气息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这里也成为学校开展活动、师生参观学习、接受教育的好地方。
教师的成长直接决定学校的教学质量。学校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第一要务,加大教师培训力度,以名师为抓手,课堂为主阵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学科骨干。目前学校有南粤优秀教师5人,辉勇师表奖2人,普宁市教学能手3人,普宁市学科带头人4人、学科骨干教师4人,揭阳市优秀教师14人,普宁市优秀教师25人。学校充分发挥学科骨干教师、名教师、名班主任的作用,带动引领学校教师队伍水平整体提升。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方面,重视书法、养成、劳动、美育教育,开展军体操、街舞进校园活动,举办学生书画展、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另一方面,重视体育教育,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2022~2023学年度,学校作为广东省级学生体质健康抽测抽检单位,取得了优良率达69.27%的优异成绩,被评为普宁市2022年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成绩优异单位,在本学期的国家体测复核工作中,更是一举夺得优良率达94.2%的佳绩。
流沙第一小学校长李鸿发表示,虽路远,但行则将至!流沙一小全体成员会以此为契机,继续走内涵发展之路,提高办学品位,打造学校特色;同时,发挥优质小学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提升城乡教育共同体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凝心聚力传帮带,携手共绘同心圆!
流沙第二小学
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普宁市流沙第二小学创建于1966年。学校以“为学生一生的幸福与发展奠基”为办学宗旨,秉承“勤学习、守法纪;尊师长、重礼仪;讲卫生、炼身体”的校训,形成了“勤奋、进取、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动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流沙第二小学致力于教师队伍建设,多措并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强化教育引领,涵养高尚师德。学校始终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通过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师德演讲比赛等,增强教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努力培育一支“心中有爱、眼中有人、渴望成长、乐于奉献”的好教师队伍。
扎实校本研修,提升专业素养。学校以高质量内涵发展为主题,着力在教师培养上下功夫。经过县、省两轮课题研究的“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以校为本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学校引领——自主研修——合作研讨”已成为流沙二小教师成长三部曲,由此成就了省特级教师2人、潮汕星河辉勇师表奖3人、揭阳市名教师3人、揭阳市学科带头人4人,揭阳市骨干教师12人等,也有效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培育科研骨干,提升科研水平。学校重视以研促教,以省级课题研究为抓手,培育科研骨干,提升科研水平。学校已有6项省级课题结题,1项在研,多项市县级课题取得研究成果,“语文核心素养背景下阅读习惯培养策略的研究”荣获2023年揭阳市教学成果一等奖。
示范引领辐射,凸显专业水平。为充分发挥名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学校鼓励名师在第一期的“揭阳名师讲堂”上开讲座,在“结对帮扶”“幼小衔接”“教育集团”等联合教研活动中上展示课、讲座,分享流沙二小的优质资源,为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尽绵薄之力。
流沙第二小学校长吴佩新表示,将用追求卓越的精神,锻造高质量教师队伍,致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谱写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池尾街道华市小学
坚持质量立校,传承潮艺特色
普宁市池尾街道华市小学位于著名书画家赖少其先生的故乡——普宁市池尾街道华市村,是区域内一所特色鲜明、底蕴深厚的学校。该校秉“厚德、博学、健康、向上”的校训,以“以爱育爱、向上向善”为价值追求,“五育并举”构建“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办学模式,奠定质量立校的坚实基础。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推动教师成长的“源泉”。该校深耕教研,采取“集中力量、合力攻坚、稳步推进、各个突破”的教研科研工作方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同课异构、网络研修、培训讲座、案例分析、教师经验交流、优质课比赛和请进来、走出去等方式,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文化育人,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学校大力发展特色教育,凭借赖少其先生的影响及乡情民风,积极组织开展“书法、潮乐演奏、少年英歌舞、篮球”四大特色项目。为了让潮汕民间艺术得到传承、弘扬,该校把潮汕传统艺术“潮乐演奏、英歌舞”编进校本课程并开展传统技艺培训,是普宁市教育局评定的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潮乐演奏队参加普宁市校园文化节展演并荣获一等奖。学生在演绎和诠释潮艺作品的过程中,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传递了乡土情怀和家国大爱的精神品质,激发了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学校的特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近年来,该校先后荣获普宁市“平安校园”、揭阳市“绿色学校”、普宁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等荣誉,数学、英语教研组被普宁市教育局评为先进科组。该校校长陈楚斌表示,将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不断开创以特色教育助推普宁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
流沙南街道里宅小学
德育艺体多方联动,走好特色办学之路
走进流沙南街道里宅小学,只见校园环境优美,孩子们在操场上奔跑嬉戏,红光满面,笑声不断,整个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
流沙南街道里宅小学创办于1963年8月;2020年,原地重建新校舍项目被列入普宁市政府重点工程之一,在各级党政领导的大力支持下,于2021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新校园的落成,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也为服务范围内的孩子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提供了便利。
学校坚持“崇德、立志、勤奋、创新”办学理念,以“德育为本,艺体多样化”为办学特色,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全力办好群众满意的学校。近年来,学校的办学质量逐年提高,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在德育教育方面,学校坚持“以德治校,以法治校”,每年组织“敬老院敬老”“关爱到每家”“师德师风”等各类师生德育活动,从校长、老师到学生层层深化“爱生、爱师、爱校”的德育意识,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氛围。
在教学教研方面,学校一贯坚持“品牌、质量、服务”的意识,致力构建“平安、文明、和谐”校园,促进学校持续、和谐、向上发展。学校教师教研氛围佳,学生学习氛围浓,师生在各类征文、诵读、能力比赛中屡创佳绩,学校先后荣获普宁市“语文先进科组”“先进基层少工委”“十佳校园”和“文明学校”等称号。
坚持艺体多样化是学校办学的另一特色。学校重视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发展,严格按标准化办学开设艺体课程,充分利用元旦、六一等时间节点开展文艺汇演,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艺体类活动,通过对学生的艺体技能培养,促进学校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的养成。近年来,学校在舞蹈、心理剧、美术展等方面多次获揭阳市、普宁市等各级荣誉。
办学无止境,教育无终点。展望未来,校长黄智友表示,将继续团结带领全体教职员工,以昂扬的斗志、创新的精神、锲而不舍的努力,朝着“办学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标准化名校的目标阔步前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占陇镇占杨小学
传承英歌文化,打造特色文化品牌
占陇镇占杨小学创办于1968年,新校舍是村政集腋成裘,筹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于1996年兴建并投入使用的。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严谨求实 团结奋进”的校训,贯彻“真心育人,认真做事”——追求真善美的办学理念,形成“善教活学,激发潜能”的教学理念,彰显“传承文化,养成良好习惯”的办学特色,坚持“质量立校,科研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思路,通过加强德育管理,加强师资培训,打造高效课堂,开展兴趣活动等,促进学生快乐成长。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尤其在非遗文化——普宁英歌舞传承方面下足功夫,采用以“老”带“新”的形式,让英歌文化在校园里大放异彩。该校少年英歌队成立于2016年5月,是该校开展的特色活动项目之一,学校利用每周二、四大课间操进行训练,传承地方非遗特色文化,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该校本着以乐促智、以读养德的初衷,希望让农村的孩子也能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体会到传统文化的力量。多年来潜心打造,该项目收获诸多荣誉:2016年与2018年参加普宁市中小学校园文化节舞蹈专场展演活动,均荣获小学组一等奖;2018年参加揭阳市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荣获艺术表演类特等奖;2019年3月荣获广东省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小学甲组三等奖;2018年10月参加中日健美操交流大会,表现突出,获得一致好评。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口皆碑,荣获揭阳市、普宁市各级荣誉,被评为“少先队先进集体”“平安校园”“文明学校”“十佳校园”“德育教育示范学校”等,还被广东省教育厅授予“美丽校园”“无烟学校”。
占陇镇占杨小学校长庄晓燕表示,学校将以新的姿态、抓住新的契机团结协作,奋力拼搏,努力把学校办得更有特色,教育教学更上一层楼。
梅塘镇远光小学
打造温馨校园,促师生共成长
“木铎声远,薪火相传,青春校园,桃李芬芳……”亲切欢快的校歌《木铎声远》响彻梅塘镇远光小学的校园。这所创办于1955年的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校园文化品位,着力打造温馨校园,切实推进学校内涵发展。
学校秉承“沿着阶梯进一步”的办学理念,坚持“德育为首、求实创新、育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办学宗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书法、剪纸等校本课程为依托,深入推进艺术教育,体育、舞蹈、阅览等第二课堂内容丰富。努力弘扬仁爱文化,建设温馨校园,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积极打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阳光课程。
学校立足学生,着眼发展,以“质量兴校、文化兴校”为办学思路,狠抓教学质量,重视教研教改,实施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校本教研。组织教师参加课堂教学能力大赛、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通过各种方式的学习或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育人能力,努力锻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从“认真写字”养成教育开始,狠抓习惯养成教育,写一手好字在学校蔚然成风,书法教育成为学校的一大特色。为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利用广播、国旗下演讲、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营造一个浓烈的习惯养成宣传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时时感受到培养良好习惯的意义和方向,并坚持开展一月一主题活动,脚踏实地,持之以恒抓习惯养成教育。
远光小学校长方奋生表示,将继续以打造温馨校园为目标,不忘初心,大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薪火相传,实现学校师生共成长。
赤岗镇赤岗山小学
以“五个聚焦”为学校发展赋能增效
在公办强校中,赤岗镇赤岗山小学聚焦党建引领、队伍建设、教学质量、“五育并举”、特色办学五大方面,为学校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学校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构建“党建+”品牌建设模式,以党建带团队建,开展党员教师佩戴党徽亮出党员教师身份上“示范课”等活动。在党建引领下,学校将“发现人、培养人、成就人”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理念,以校本研修为载体,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全校28名教师中,目前已获省级荣誉1人,县市级荣誉15人。学校还通过开展送培送教、校际交流、联片教研活动,实施“学校教研部门+教研组+学科教师”三级互动式学科教研机制,组织举办“党员、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展示活动,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构建“全景式立体德育”工作体系及工作格局。同时,从精神、环境、制度、行为等方面加强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用心打造校园文化。矗立在校园中的孔子雕像和24孝雕像,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引领学校文化传承。
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普宁市规范管理示范学校”“普宁市平安校园”“普宁市校本研训先进单位”“揭阳市红旗大队”“广东省依法治校达标学校”“揭阳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首批普宁市素质教育特色学校”“普宁市先进少先队大队部”“普宁市文明校园”“揭阳市文明校园”“广东省绿色学校”等称号。
立足新时代,体现新担当。赤岗山小学校长蓝俊鹏表示,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特色教育提升内涵,以创新教研促进发展,将立德树人贯穿教育全过程,努力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奋力书写教育新华章。
大坪农场梅星小学
努力打造山区中心小学办学标杆
大坪农场梅星小学创建于1998年8月,是大坪农场中心小学。该校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开展特色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积极打造山区中心小学办学标杆。
学校地处大坪农场场部和大坪镇中心,公办优质学位不足。普宁市教育局和大坪农场党委高度重视,把该校作为普宁市中心小学改扩建项目进行开工建设,先后投入资金436万元,对学校进行扩建,着力增加优质学位供给。2023年9月,该校扩建工程竣工并交付使用,新增公办优质学位800个。同时,该校积极配套完善设备设施,提升办学条件,缩小城乡办学差距,为推进“百千万工程”贡献山区教育力量。
学校立足实际,突出特色,扎实开展军校共建,做好国防知识普及和基本军事技能训练,传承红色基因,促进国防教育深入开展,一系列家校活动获得家长点赞、支持。同时,以“为梅乡学子的华彩人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追求“让每一位学生绽放生命的华彩”为引领,在尊重学生成长规律的基础上,开展廉洁文化教育,以志向为驱动,培养梅星学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以“志·行·创”的育人行动,致力于培育像梅花一样高洁品格的学子。倡导师生迈开步、展朝气、扬正气,强体魄,长期坚持每天大课间强身健体,开展篮球、乒乓球、足球、武术操、书法、绘画等课后活动。近年来,学校大课间活动被评为普宁市中小学一等奖、武术操被评为“一校一品”,学生在乒乓球、书画、绘画等方面屡获市县级比赛荣誉。
与此同时,学校还把校史、校情、红色特色文化和梅乡元素等进行综合,提炼出“一训四风”的办学理念,并创作了校歌、校徽,以别样的方式激励梅星小学师生踔厉奋发、只争朝夕、勤学苦练、干事创业。
展望未来,校长邓锦荣表示,大坪农场梅星小学将凝心聚力,奠文化内涵发展之基,办具有特色教育的学校,不断提升学校办学品质,努力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社会信任、具有山区教育特色和影响力的优质学校。
撰稿:高浩钦 郑乔慧 苏利发
本版图片由受访学校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