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延续疲软走势,截至收盘,沪指跌1.83%,收报2830.53点;深证成指跌2.40%,收报8375.98点;创业板指跌2.47%,收报1583.77点。市场成交额萎缩,沪深两市成交额仅有6637亿元。北向资金尾盘逆市抢筹,昨日净买入17.42亿元。
行业板块全线下跌,电子化学品、房地产服务、游戏、教育、家用轻工、半导体、酿酒行业、房地产开发、装修建材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超过300只。电力板块逆势活跃,百通能源、深南电A、赣能股份涨停;汽车零部件板块局部走强,浙江世宝、中马传动、爱玛科技涨停;农业板块盘中活跃,敦煌种业涨停,秋乐种业大涨8%;下跌方面,芯片半导体板块全天低迷,华海诚科、新洁能、亚翔集成跌停。
行业资金方面,截至收盘,化肥行业、贵金属、仪器仪表等净流入排名靠前,其中化肥行业开发净流入1967万元。
净流出方面,半导体、互联网服务、酿酒行业等净流出排名靠前,其中半导体净流出18.24亿元。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光大证券表示,从成长性方面看,2011年至今,建筑央企新签订单集中度持续提升,持续增长的新签订单为其收入业绩规模增长提供了基础。此外,随着“一带一路”出海,建筑央企有望凭借自身资金优势,优选优质项目实施“投建营一体化”,并可以借助积累的当地资源,进行属地多元化业务的拓展,海外运营资产体量有望迎来加速扩张,增强长期投资价值。截至目前,主要建筑央企股息率在“中特估”央企中处在较低水平,同时主要建筑央企分红率在“中特估”央企中基本处在较低水平。相比于其他上市央企,建筑央企股息率及分红率有较大提升潜力;在新一轮“国改”中,市值管理纳入考核,建筑央企有望加大现金分红力度。未来股息率若能提升,或将推动新一轮建筑央企行情。
中金表示,近期政策层面正在发生积极变化,短期流动性风险逐步得到化解,指数具备一定的修复动能,当前机构重仓的成长行业与中小盘风格整体表现偏弱,反映投资者风险偏好仍待修复。结合当前偏低估值所隐含的谨慎预期,以及政策因素积极转变,对后续市场表现不必过于悲观。配置上,短期结合政策变化关注受益领域,注重景气回升和红利资产的攻守结合。
银河证券表示,在经过跌宕起伏的2023年后,股市内外利空因素基本已消化完,考虑到当前的A股处于估值底部区域,2024年有望在国内外多方面利好下迎来信心的重拾、吸引资金流入,2024年A股有望迎来震荡向上的修复行情。3月初将召开全国两会,考虑到通常A股在两会前市场多数呈现积极的表现,政策驱动是聚焦的关键点之一,需耐心等待政策端的催化剂重拾投资者信心。2月配置的投资策略应当聚焦受益于政策助力+有两会政策利好预期板块里的低估值价值股+成长型价值股。
德邦证券研报认为,在节前情绪企稳,且无其他明显主题的背景下,国企改革或为重点方向。中短期看,由于外部扰动因素,当前可以重点配置中药方向,主要原因有三方面:1.国内政策环境友好,不受中美关系影响,为自主独立的行业;2.中药国企居多,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下经营向上;3.两会临近,预计会有一些鼓励政策出台,同时可以期待新版基药目录调整。当前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可以积极加配,更明确的主线可能节后才明朗。把握住国内老龄化加速下或不缺需求,创新崛起下有不断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供给,医保费用整体是持续增长的这三点,就不用担心中长期医药行情,从中期角度看,创新、出海和中药仍为投资主线,当前已到了可重点配置位置。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