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陈燕玲 通讯员 卢剑辉 袁鸿辉
近日,记者从揭阳市中医院获悉,该院为多名吞咽障碍患者成功拔除胃管,改由经口进食。
市中医院康复科主任卢晓波表示,在目前的鼻咽癌治疗中,放射治疗仍是首选治疗方法。虽然鼻咽癌应用放射治疗使肿瘤细胞得到杀灭,但放疗会对鼻咽及咽喉部的黏膜和肌肉造成损伤,导致鼻咽及咽喉部肌肉出现运动障碍,从而出现吞咽障碍。“吞咽障碍需要早发现、早治疗,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吞咽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卢晓波提醒。
吞咽障碍的危害
据介绍,鼻咽癌是一种发生于鼻咽部粘膜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南方地区高发,尤其是广西、广东、福建、湖南等省份发病率最高。鼻咽癌早期三大症状主要是鼻塞、流鼻涕及鼻涕中带血等症状。
鼻咽癌放疗后吞咽困难的发病率几乎达到100%,随着时间的延长,吞咽困难将持续加重。吞咽障碍可以在放疗过程中或放疗后立即出现,也可以在放疗后数月甚至5~10年后出现。有部分患者由于吞咽困难而在放疗后只能进食流质,甚至需要留置胃管,造成营养不良。还有部分患者因频繁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要反复住院治疗,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
吞咽障碍的评估
吞咽造影检查与电子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是评估吞咽障碍的最常用方法。
吞咽造影检查通过从侧位及前后位成像对吞咽的不同阶段的情况进行评估,也能对舌、软腭、咽喉的解剖结构和食团的运送过程进行观察,是目前公认的全面、可靠、有价值的吞咽检查方法,被认为是吞咽障碍检查的“理想方法”和诊断的“金标准”。电子纤维喉镜吞咽功能检查也可作为鼻咽癌患者吞咽障碍的评估工具,可观察患者的吞咽呛咳、误吸情况。
吞咽障碍的治疗
对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主要是通过吞咽器官运动训练、吞咽器官感觉刺激训练、吞咽治疗仪治疗、针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