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舌尖上的味道千变万化,但心尖的味道却只有一种。妈妈的味道简单到直抒胸臆,一碗炸胡椒扣肉就足以吐露真情。
说起扣肉,还真的让我垂涎三尺。在儿时的记忆中,从我奶奶那一代就开始做炸胡椒扣肉了。每年各家各户不管钱多钱少,过年或多或少都要做点扣肉。即便没有腊肉、香肠,扣肉则必须有,因为有扣肉的年,才称得上有年味。
炸胡椒扣肉是家里的传统菜,奶奶在世的时候,扣肉是我家春节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主菜。春节期间,我想起妈妈做的炸胡椒扣肉,那是家的味道,妈妈的味道。
在儿时的记忆中,妈妈最拿手的菜就是炸胡椒扣肉。无论是刀功还是味道,至今都让我难以忘怀;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道传统的扣肉,依然在家里的餐桌上延续。
腊月的一天,妈妈买来上好的带皮三层五花肉,肥瘦相间,层次分明。妈妈系上围裙,把锅烧热,猪皮朝下,把猪毛给烫掉,这样能去掉猪毛的腥味,做出来的扣肉才不会有腥味。等那烫黑的猪皮刷洗干净后,往锅里倒水,加入五花肉、生姜、八角、桂皮在清水里煮半小时,最后将五花肉捞出沥干水分。
然后准备一个大瓷盆,往里面倒入适量的老抽,把五花肉放到瓷盆中,均匀地抹上一层老抽,再用牙签在五花肉的表面戳上一些小洞,再抹一遍老抽,过10分钟左右,再把五花肉取出晾干表面的老抽。这样在油炸的过程中可以快速紧皮,肉皮也能够快速地吸收酱汁,扣肉吃起来才会酥软入味,咸香四溢。
开始炸五花肉了,只见油锅一热开,肉“噼里啪啦”地响,炸出好看的虎皮纹,色泽油亮,肉皮呈棕红色,隐约可见的斑纹就像虎皮一样,因而得名“虎皮扣肉”。
听妈妈说,切扣肉很有讲究。等扣肉稍微凉的时候,就可以切五花肉了。按照肉块的纹路,横切成约半厘米厚的肉片,肉皮朝下码在蒸碗里。只见妈妈动作娴熟地把五花肉切得厚薄均匀,大小一致,保持着肥肉与瘦肉的完整。将肉片沿碗边呈扇形摆放,将肉片的皮朝下,整齐地码放在蒸碗里。
紧接着,妈妈从一个坛子里舀出一碗自己腌制的炸胡椒,一股独特的米粉子味道夹杂着红色的辣椒末便扑鼻而来。妈妈开始炒炸胡椒了,妈妈说,炸胡椒很吃油,需要用比较多的油才能炒出它金灿灿的颜色。
锅热烧油,妈妈倒进菜油掌握好火候慢慢焙炒,炸胡椒的颜色由暗红逐渐变成了好看的金黄色,隔很远都能闻到厨房那股诱人的炸胡椒香味。炒熟后的炸胡椒味道微辣,既爽口也很开胃,拌饭吃也能吃上两碗。
最后一个步骤是蒸肉,妈妈放上炒好的炸胡椒浇在肉上面,入锅蒸40分钟左右。等锅中的肉蒸好之后,妈妈拿了一只大的盘子,盖在碗上,然后反扣,盘子里就出现了炸胡椒在下面、肉皮在上面的扣肉了。一碗油光粼粼、香气四溢、呈弧形的扣肉就上桌了。
看到扣肉那满满的油亮金黄,勾起我嘴馋的冲动,筷子一拨,底下还暗藏着“惊喜”:那是这道菜中的灵魂——香辣美味的炸胡椒。扣肉送入口中,醇香软糯;炸胡椒细嚼慢品,香辣入胃。至简至纯的一道菜,吃在嘴里,美在心里,简直就是绝了。在炸胡椒菜的烘托下,扣肉散发出一股别具风味的浓郁肉香。
妈妈的厨艺,得到家人的赞许,足以锁住家人的味蕾,让我至今仍唇齿留香。那道浓香软糯、肥而不腻的炸胡椒扣肉,时常刺激着我的味蕾,勾起无穷回味。炸胡椒扣肉虽然没有山珍海味那么名贵,但扣肉的醇香与炸胡椒的香辣搭配,缠绕着我的五脏六腑,牵引着我那迫不及待的心和难以掩饰的强烈食欲。
李 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