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进一步部署森林草原防…
·城区道路换新颜 路…
·倡导全民阅读 擦亮…
·改造文体广场 提升圩…
·践行雷锋精神 真情…
·鹊桥二号中继星任务星…
·我国持续加大涉种子犯…
·以特色产业兴村富民
·“互联网+”时代下如…
·不负春光添新绿 共…
·加强电动车领域消防安…
·为推进“百千万工程”…
·用青春和爱心守护特殊…
·小区业主安“桩”遇阻…
·服务群众零距离,全力…
·春来鸟欢
·微话题
·第一季度四款上市新车…
·政策影响下3月车市或…
·车市快讯
·人口, 是资源还是负…
·摘掉尘世中的伪善面具
·直面孤独 不负人生
·【新书荐读】
·歌声“植”青绿 同…
·龙年的中华历法基因
·和博物馆多些深度接触
·成语里的春天②
·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
·四川雅江森林火灾已转…
·搞二元对立没有出路
·法国不排除未来介入俄…
·俄总统选举投票系统遭…
·和尚望
·木棉花开春满怀
·狂野的气象
·冬 (组诗)
·在自然万物中抒写性灵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和尚望

时间:2024/3/18

  ▲▲李英群

  要了解一个单位、一个地方的文化,比如某村某乡,原先没有文字记述,怎么办?当然是进村调查,采访村民。

  你先在村前村后走一通,拍了些照片,然后与几位村中长辈坐下喝工夫茶,从容地聊。你会从问什么入手呢?

  问村史、听传说,都是常见手法。但该村没有《村志》,也从未有过传说,怎么办?

  从了解地名入手,是个不错的办法。

  我老家乡下那个村子,很小,没出过名人,没留下故事传说,一部乡志写到本村的都极简单。几位出来读大学之后留在广州工作的年轻人,就希望我能向他们谈一谈本村的文化,历史的、地域的、民俗的。不求连贯,但求鲜活,说说我生活过的故乡事。

  年轻人看尽繁华,忽然对自己那个颇为原始的小村子感兴趣,这让我觉得高兴。这些年来,乡下年轻人不是外出读书,就是出外打工,都几乎不再回乡。那个一点名声都没有的故乡,真令人扫兴,提她干吗?

  毕竟是生于斯长于斯,有一条脐带连着过,于是仍然思念。我这几位小乡亲,说故乡那些没有名气的事物也不是没有价值,它们承载着历史,体现了地域性,充满民俗味。他们很想了解。

  了解一个村子的文化,从了解地名入手。因为地名不论谁给起的,都一定体现着文化,就比如一个家庭中的人名,都鲜明地表现了这一家人的文化修养、人生追求等,试看,叫孩子为白弟、肥妹、大头、二牛这家人,跟给孩子取名叫永福、财旺、长兴、雄武的这家人,你能感受到的就不只是家长的学历,更有做人的方方面面。

  我们在一张纸上画个本村地图,标出村属的山川田野房屋道路来。边标边笑,因为有些很土只有音没有字。

  我们这个村叫半洋,属揭阳市揭东区,与潮州市的潮安区隔着一条枫江。北面是一列不高的山岭,叫丘陵更准确,那叫大脊岭和杨铁岭。山脚就是我们的家乡半洋村。

  地名标出来后,引起大家极大兴趣。那位在报社工作的就说,真的真的,地名都显示着不同文化。比如村北那小山丘,叫金狮岭、圆山仔、乞食岭,前二个因形似,后一个是那地方土地贫瘠,后成了穷人的乱葬岗。小河,则有后畔沟、大溪、深坑。一看就明白,在村子后面就叫后畔沟,那坑深深就叫深坑,大溪则是指枫江,相对流过村中的小溪而言。这些都是村民口头叫着叫着就叫成了的。

  村中的田地分成几片,自北向南分别叫禹字、黄字、洪字、兴字、士字。怎么会有这么规则的取名?谁给取的?有什么含意吗?而且连带着在这一片片田旁边的水渠叫兴字沟,小水坝叫禹字碑,分明这各片田的命名很早。

  这些地名何所从来?年轻人都望着我。

  我说,这些都是水田,我们这一带,称水田为田洋。在田野上就叫在田洋中。我们村的旱园与水田各占约一半。半洋村名就是由这一半田洋来的,这是我的猜测。

  但这么整齐地以汉字命地名,分明是比较有文化的人定的,而且是这片地的主人。这种情况,历史上,军事占领后出现过,官员的封地也出现过,都为了方便管理。那我们村的田洋原本是谁的呢?

  我告诉他们,咱村没故事传说,却有一个地名很特殊,引人遐想,那就是“和尚望”。

  年轻人都点头了,但只知有这地名,从没注意或思考过。

  我告诉他们,原来那里有一座约二层楼高的土堆,和尚望指的是这个土堆,上世纪1958年大跃进才被铲平消失了。

  记得日本鬼子投降后,村民回来恢复生产,那几年很安定。那时我是一个10岁的孩子。每逢晚稻收割,就有几个和尚到田里来收租,农民们都很配合地从谷桶里掏出一沙箕或二沙箕湿谷交与和尚,和尚也都笑纳,从不嫌少,而且,总会送几块他们自制的甜饼。我们小孩是极喜欢和尚到来的,因为那甜饼极为美味。

  问父亲,和尚哪来?为何收租?

  父亲是村中的小知识分子,喜欢看各种杂书,知道的事也多。他说和尚是潮州府城开元寺来的,我们这些田地,是开元寺的地产,是从唐玄宗建开元寺时就划给开元寺作物业的。

  这样,那些禹、洪、黄、兴、士字的命名,就完全明白其所由来了。于是,“和尚望”也就完全能进入你的合理想象中:晚稻成熟了,村外一片金黄。一位和尚站在土堆上四望,看看收割农人所在,然后分配僧人们前去收租。

  想想那蓝天下,高堆上站着那和尚,形象真美……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