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是立夏,初夏已至,池塘里小荷始露尖尖角。这个时节的气温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正是自然界阳气渐强,阴气渐弱之际,气候特点以湿热为主,人若不能适应,感受湿热邪气,则易发病。这个节气的养生,一重养阳,二重祛湿。近日,记者采访市中医院内五科副主任郭壁周,他提醒,“心”与 “夏”相应,夏季心阳最旺,“心在液为汗”,汗出过多,易耗伤心气,所以立夏节气应从养“心”开始,晚睡早起,立夏后不宜熬夜,可适度多吃温阳、健脾、祛湿的食物,多吃蔬果,适量运动。夏季也是急性胃肠炎、腹泻等高发时节,建议市民要预防“病从口入”,讲究环境卫生、饮食卫生。
□记者 池 妍
代谢相对旺盛,起居重视午休
据了解,立夏是夏天的第一个节气,意味着告别春天,开启夏天,因此又称“春尽日”。在这个时节,不少作物因温度的升高和降水量的增多而进入最为旺盛的生长期,许多地方正式进入雨季,雨量和雨日均明显增多,充足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以及充沛的雨水,给植物提供了所需的条件,所以有“万物繁茂,始于立夏”的说法。
谈起立夏养生的重要性,市中医院内五科副主任郭壁周认为,夏季是一年当中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阳气也最旺盛的时候,能量消耗比较大,人体内的营养物质随着汗液也会丢失很多。立夏时节,温度明显升高,但早晚的温差还是比较大,早晚有些凉,建议在起居方面,需要适当添衣,不要穿得太单薄,着装一定要护住肚脐、后背,避免着凉导致胃肠不适等症。立夏后不宜熬夜,可适度多吃温阳、健脾、祛湿的食物。熬夜容易耗伤精血,导致心神失养,久而久之将加重失眠、心慌、抑郁等症状。
据了解,进入立夏之后,白天就明显变长,夜间变短,此时人体要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可以适当“晚睡早起”,但晚睡也尽量不要超过11点,保持早起床习惯。郭壁周建议,大家要重视午休,立夏以后可以适当地延长午睡时间,将午睡时间延长到1小时以内,这样可以保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以及充足的体力。
养心要保持平和,健脾祛湿戒躁戒怒
郭壁周介绍,心阳在夏季是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功能最强的时候。心在五行属火,与夏季阳热之气相应,因此,夏季应该以养心为主。有些市民在刚刚进入夏季的时候,可能容易出现如头昏、失眠、白天嗜睡、烦躁、坐立不安的现象。因此,他建议,夏季养生要做好自我调节,保持平和心态,要戒骄、戒躁、戒怒,不要大喜大悲,保持心情舒畅。此时,可以做一些偏安静的活动,帮助自己静心,比如写字、画画、钓鱼、下棋等,保持良好心态。
郭壁周建议,市民还可以经常按几个穴位,来帮助立夏养心。比如内关穴(位于前臂掌侧,腕横纹上2寸),心脏不好或睡眠不佳的患者可以多按一下,可起到养心安神、健脾祛湿的作用。此时,也可多按压太冲穴(在脚背上,第一、第二跖骨结合部的凹陷处),对于头晕、头痛、烦躁等,也有较好地缓解作用。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运动和补水
立夏时节,随着温度的升高,人们食欲会有所下降。郭壁周提醒,饮食方面要偏清淡一点,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要根据自身情况,更多地摄入蔬菜水果。因为夏天的体能消耗大,所以尽管夏天饮食宜清淡,但也要多吃一些营养丰富的食物,不要忽视动物性食物的摄入,如多吃点清蒸的鱼类等。立夏之后,也可以适当多吃些酸性的食物。因为夏季出汗过多,容易损耗津液,吃点略带酸味的食物,能够敛汗祛湿、健脾消食,如乌梅、山楂、西红柿、猕猴桃等。
另外,他也强调,由于立夏时节气温升高,市民不要做剧烈运动,出汗不要过多,可选择打太极拳、快走、慢跑、游泳这些相对缓和的运动,运动后适当补水。尽量避免进食冰冷食物,以免损伤脾胃功能。出汗后,可根据自身情况,及时补点温开水或淡盐水。夏日由于雷雨较多,空气中湿气较重,很多脾虚的人在这个时节容易开始出现困倦、乏力、食欲不佳等症状,此时宜补脾利湿为主,可以煮绿豆薏米粥食用。
此外,立夏后不少人易发皮肤疾病,如痱子、过敏性皮炎、汗斑、湿疹等。大家可通过勤洗澡、勤换洗衣物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爽,避免到蚊虫多的地方。还可以佩戴芳香化湿的香囊,适量服用药膳、代茶饮等,祛湿清热,维护身体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