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洪炯珊
“让更多优秀教师喜欢当班主任,让更多优秀班主任成长为名班主任。”这是揭阳市名班主任张培涌工作室的建设理念和教育理想。 作为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高中名班主任培养对象,工作室主持人、普宁市第一中学教师张培涌勇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努力形成可视化、可复制、可推广的教育教学成果。2022年以来,他带领工作室成员深耕农村高中,积极开展研修活动,多次举行送教下乡、巡回讲学、专题报告、学术论坛和基层调研等活动,推动和促进区域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探索成长路径,构建变革型班主任共同体
根据本地区班主任专业发展现状,工作室基于变革型学习理论和最新的变革型领导力研究,提出了“创建变革型班主任专业共同体品牌”的工作目标,深入研究如何让班主任在专业成长的道路发生“炼金术”般的转变。工作室以“共享、共赢、共进”为理念,以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为抓手,扎实开展培训工作,助推学员专业化成长,引领班主任走上专业成长的快车道,努力实现“让更多优秀教师喜欢当班主任,让更多优秀班主任成长为名班主任”的教育理想。
记者了解到,工作室采取“一人一案”培养模式,旨在通过学员的发展带动所在学校的整体提升。根据班主任工作特点,工作室将学员划分为“特色化班级管理”“文化型班级管理”和“生涯规划与心理咨询”3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有理论导师、顾问和教研员指导,对学员的班主任品牌建设进行诊断和规划,为10名入室学员提供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如今,通过对班级文化建设的反思和总结,各个学员凝练了带班育人方略,形成了10个班级文化特色,塑造了10个班主任工作品牌。这些班主任德育品牌共同构成“变革型班主任专业共同体”品牌。
夯实理论基础,教研结合促进学员专业成长
在张培涌工作室里,工作室成员共同学习、共同探究、共同分享、共同发展,共同提升德育科研水平和能力。在广东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专项科研项目《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构建变革型班主任专业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的驱动下,工作室积极探索适应农村学校特点的班主任专业成长途径,申报了揭阳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变革型班主任专业共同体的实践与研究》,同时指导、支持工作室成员老师申请了4个关于变革型班主任工作的普宁市县级教育科研课题。借助省、市和县级课题研究,工作室将班主任品牌建设的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促进学员专业成长和快速发展。目前,省级德育专项课题进已经顺利结题,市级课题已经进入结题阶段,正在凝练研究成果。
守正笃实,久久为功。2年多来,工作室共开展送教下乡活动8次,跨地区跨工作室的德育联合研修活动9次,承办揭阳市、普宁市和镇级班主任培训和大赛活动5次,充分发挥工作室辐射引领带动作用。张培涌以主题班会示范课、专题讲座和大赛培训交流的形式,16次到全省各地学校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和交流研讨活动,传播变革型班主任工作理念。“我将继续充分发挥作为省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的示范引领作用,为促进广东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张培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