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黎巴嫩和以色列互相打击对方境内目标,双方冲突骤然升级,引发国际社会对冲突滑向地区战争的广泛担忧。分析人士指出,加沙冲突的负面影响加速扩散,中东地区局势本已岌岌可危,黎以交火升级或令局势进一步恶化,让陷入僵局的加沙停火谈判更难破局。
交火升级
黎巴嫩真主党25日宣布,当天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袭击,以报复以色列上月底暗杀该组织高级军事指挥官福阿德·舒库尔。在实施报复行动约一个半小时后,黎真主党发表声明称,该组织向以色列11个军事地点发射超过320枚火箭弹,对以色列第一阶段打击已“胜利结束”。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研究员赵军认为,从战略意图来看,黎真主党此次发动袭击除了报复以色列、声援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策应伊朗外,还有部分目的是为了试探美国支持以色列的力度。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25日表示,以军当天对黎真主党目标进行“精准打击”,挫败其针对以色列“迫在眉睫的威胁”。
黎军方消息人士告诉新华社记者,以色列战机和无人机当天对黎23个城镇实施35次空袭,其间发射约70枚空对地导弹,以炮兵还向黎19个城镇发射约50枚炮弹。据黎巴嫩国家通讯社报道,自25日凌晨开始,以色列对黎实施的一系列空袭对当地电力、供水等基础设施造成严重破坏。这是自去年底以来最猛烈的一次空袭行动。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骤然升级的黎以局势,呼吁相关方采取行动,避免冲突升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25日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对黎以边境“蓝线”地区交火事件显著增加“深表担忧”。声明说,这些行动使黎以人民都处于危险之中,并威胁地区安全与稳定。
“战争边缘”
分析人士表示,此次交火令黎以局势更加复杂,双方行动规模较以往明显扩大。不过,由于全面战争会给黎以双方都造成巨大损失,黎真主党和以色列方面均有所顾忌。
黎巴嫩《东方-今日报》指出,黎真主党第一阶段报复行动没有针对以方民用目标或公共基础设施,其使用的火箭弹给以方造成的损失不大,袭击不足以引发大规模战争。以外交部长卡茨25日表示,以色列是在“行使自卫权”,“对全面战争不感兴趣”。
分析人士认为,对黎真主党而言,以军在军力上占优,若与以方全面开战,黎巴嫩本已糟糕的国内经济势必再遭沉重打击;对以色列而言,加沙冲突还未平息,此时如再与黎真主党全面开战,两线作战将大大加重以军负担。
黎以交火后,美国总统拜登表示“密切关注黎以局势”,指示美方官员与以方保持沟通,并强调美方支持以色列的“自卫权”。五角大楼称,美国防部长奥斯汀已与加兰特通话。以媒体报道说,两位防长“讨论了避免地区局势升级的重要性”。
美国国防部一名高级官员25日表示,美方为以色列提供了情报和侦察支持,但没有参与以方对黎的袭击。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中东问题专家埃亚勒·齐塞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以色列和黎真主党或进入长期“消耗战”,但双方都不希望爆发全面战争,当前的“战争边缘”状态可能将持续下去。
僵局难破
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已持续数月,至今未取得切实进展。此次黎以交火正值加沙停火谈判在开罗举行。路透社25日援引埃及消息人士的话说,本轮谈判未达成任何协议,哈马斯和以色列均未同意调解人提出的妥协方案。
媒体和分析人士认为,鉴于谈判双方立场难以弥合,此次黎以交火对谈判的影响并不明显。齐塞尔认为,虽然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战斗“接近尾声”,但在停火谈判中,以色列与哈马斯分歧巨大,加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领导的右翼政府因国内政治考量希望冲突继续,双方达成实质性协议难度很大。据新华社电
相关链接
火上浇油 美国向中东部署两个航母打击群
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升温之际,为宣示美国对以色列“坚决支持”,美国国防部长劳埃德·奥斯汀25日宣布在中东地区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和“西奥多·罗斯福”号两个航母打击群。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援引美国国防部声明报道,奥斯汀25日与以色列国防部长约亚夫·加兰特通话时重申,美方“坚决支持”以方应对“伊朗及其地区盟友”的威胁,决定在中东地区部署两个航母打击群。
“林肯”号航母打击群上周抵达中东地区,本应替换在阿曼湾执行任务的“罗斯福”号航母打击群。美方做出此番调整前,黎巴嫩真主党25日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袭击,以色列现已进入48小时紧急状态。
舆论注意到,美国政府明明以实际行动为以色列“站台”、加剧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却言之凿凿谋求给局势降温。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查尔斯·布朗24日开启中东之行,声称专为缓解地区局势而来。
据以军消息,布朗25日抵达以色列,与以军总参谋长赫齐·哈莱维会晤。
法新社援引美国国防部官员的话报道,真主党25日向以色列境内发射火箭弹和无人机,美军虽未直接参与拦截真主党发射的武器,也未对黎巴嫩境内目标实施打击,却帮助以方追踪真主党发射物的路径。据新华社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