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震荡整理,截至收盘,沪指涨0.04%,深证成指涨0.16%,创业板指跌0.10%.沪深两市成交额超过5200亿元,较上周五放量100多亿元。
行业板块多数收涨,电池、能源金属、采掘行业、工程咨询服务、化肥行业、燃气、小金属、石油行业、消费电子板块涨幅居前,教育、铁路公路板块跌幅居前。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超过3800只。固态电池概念股掀起涨停潮,捷邦科技涨停,鹏辉能源涨近20%,圣阳股份、德新科技、东方锆业、道明光学、科森科技、鹿山新材、凯盛科技、丰元股份、三祥新材、传艺科技涨停。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认为,国内存量政策正有序落地,后续增量政策仍需发力,政策起效仍需观察,外部信号显示美元降息9月料将落地,本周中报集中披露期过后,市场情绪有望见底回升,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比较敏感,而封闭型公募产品到期开放的规模和实际影响十分有限,预计市场量价继续磨底,当前依然建议聚焦红利与出海两条主线,待市场拐点出现后再转向绩优成长和内需主线。首先,政策起效方面,与去年同期节奏类似,在今年7月底政治局会议提到的领域,存量政策相关抓手正有序落地,但政策起效仍需观察,后续增量政策仍有发力的空间和必要性。其次,事件影响方面,即将进入最后一周中报披露高峰期,之后市场情绪有望见底回升,而9月美联储降息有望如期落地,美国大选辩论后,外部信号也将更加清晰。最后,流动性预期方面,市场交投平淡,存量资金调仓缓慢且保守,大小风格估值分化日益明显,而投资者对流动性预期过于敏感,下半年封闭型公募产品月均到期开放规模不足百亿,8月这个到期高峰将过,后续实际影响预计十分有限。
国泰君安表示,股市短期缩量企稳,但中线行情能否启动仍有赖于预期层面有力的进展或估值调整出足够的安全边际,否则高度不足,等候合适的时机挥杆一击。从交易低位反弹到重新重视基本面假设,稳定现金流预期或优质科技增长供给非常重要,港股蓝筹股优势更突出。在此前红利板块调整后,前期提示了重新重视稳定现金流特征的板块,尽管债券市场利率在政策干预后有所上升,但人心中的无风险利率并未上调,这一变化会反映在股市上:1.“红利缩圈”的背后是确定性来源的减少,但在红利广泛共识的当下短期选股要聚焦经营久期长与资产价值稳定:电力公用、运营商、国有行、公路港口、煤炭。但随着标的的减少远期要关注微观交易结构问题。2.产业周期底部向上+政策发力国产替代+科创并购重组预期,电子半导体、通信、军工等仍有主题机会。3.港股估值调整更为充分,资产回报预期更为稳健,低位布局优质的港股高分红与互联网龙头。
中信建投指出,市场转机正在逐步孕育。中报披露期即将过去,市场将完成盈利预期下修,同时美联储9月降息信号强烈,若配合国内政策加码发力信号,市场有望打开向上空间。短期除高胜率的稳定红利资产和中报超预期且景气持续方向,亦可关注中报利空落地后基本面预期改善方向。中期而言,重视产能周期变化,企业承受供给投放压力最大阶段将逐步过去,从A股资本开支和供给周期看,环境将类似2012—2013年。重点关注:银行、电力、汽车、家电、半导体链、军工、互联网等。
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