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
·探索浩瀚宇宙,建设航…
·为揭阳滨海新城发展做…
·“四小园”建设全域开…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降准…
·助推农村电商高质量发…
·退役不退志 续写新…
·多项金融政策齐发力支…
·凝聚青年力量,赋能“…
·防范遏制森林火灾发生
·跨海驰援,他们和时间…
·全力做好各项工作,营…
·谱写新茶经 茶香富…
·送新兵 送喜报
·持续净化优化政治生态…
·爱心助农解民忧 消…
·歌声飞扬贺佳节 同…
·严抓安全质量 力保1…
·凝聚浓浓桑梓情 共谋…
·艺术赋能“双百行动”…
·着汉服游园 体验传统…
·提颜增质绘就美丽乡村…
·全民阅读焕活力 袅…
·凝聚奋进力量 助推教…
·擦亮塭虾品牌 助力…
·净化环境卫生 共享美…
·提高群众法治意识 营…
·普及科学知识 呵护女…
·远程会诊“面对面” …
·自体骨移植术,恢复患…
·观察舌象变化,及早发…
·成功解除患者乳腺疾病
·口腔医生教你正确护牙
·健康减肥,选择营养素…
·燥湿并重之下,怎样润…
·惠及5000万户家庭…
·75年来我国国民文化…
·变味的“网红医生”:…
·一箭八星!我国成功发…
·今年国债资金支持设备…
·国家计划对六家大型商…
·揭阳日报社拟换发新闻…
·凝心聚力促发展 …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惠来县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
提颜增质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时间:2024/9/25

  □记者 林志鹏 胡旭莹 通讯员 吴 槿

  今年以来,惠来县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部署会议精神,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以乡村建设为抓手,多维度、多层次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创建五大行动,通过落实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农房风貌提升、拓宽乡村文化空间、推动村镇文旅融合、积极推进移风易俗行动等重点工作,推动农村人居环境靓起来、乡村治理强起来、文明新风树起来,助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深化人居环境整治,扮靓美丽乡村颜值

  惠来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在人居环境整治中的先锋作用,通过党委带动、党员促动,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打造干净整洁、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幸福感。

  惠来县制定印发《惠来县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修订版)》《惠来县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考核办法(修订版)》等文件,完善结对挂钩、“门前三包”责任制等工作制度,较好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怎么干”“谁来干”“如何保障”等问题,推动村庄从“一时美”向“时时美”转变,为更好地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了政策保障。

  与此同时,惠来县大力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三个一”行动,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三大革命”,全力推动乡村绿化绿美工作。截至目前,惠来县完成自然村村内道路硬化1752.40公里、完成率76.42%,村庄保洁覆盖面基本达到100%,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60%以上,基本实现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全覆盖。

  此外,惠来县还因地制宜打造3543个“四小园”、49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和北部“红色”、中部“绿色”、滨海“蓝色”3条乡村振兴产业带,累计创建美丽宜居村202个、美丽庭院298户;组织义务植树活动共1360场次,种植树木31.6万株,建成示范主题林120片、村庄公共休闲绿地220处、村庄绿化景观路178条、村庄景观生态林28片,推动了村容村貌的整体提升。

  推进农房风貌提升,绘就和美乡村画卷

  农房风貌是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乡村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惠来县抢抓“双百行动”建设高品质县镇村试点示范技术帮扶工作的有利契机,制订出台《惠来县农房质量安全风貌提升和农房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惠来县农村“赤膊房”美化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4年)》,逐步规范农房建设质量和特色风貌塑造,让农房风貌成为展示乡村文化的重要窗口。至目前,惠来县已完成2个中国传统村落和4个广东省传统村落的挂牌,并完成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工作。

  此外,惠来县纵深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深入开展农村“赤膊房”排查整治,建立台账“赤膊房”共1165栋,举办乡村建筑工匠培训班2场、培训人数240人,完成“四沿”区域及其他重要道路的“赤膊房”美化;小步快跑、试点先行,试点镇隆江镇、靖海镇完成特色农房美化48栋;启动建设首期总投资6380万元的12兆瓦“渔光互补”、1兆瓦屋顶光伏项目,建设(改造)绿色农房67户,在隆江、溪西、靖海镇打造可推广、可借鉴的农村示范样板房,持续提升农房风貌品质。

  拓宽乡村文化空间,繁荣乡村文化生活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乡村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阶段来,惠来县注重顶层规划布局、整合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持续激活乡村文化空间能量。

  在文化空间设施优化上,惠来县充分整合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站、农家书屋、文体广场等现有阵地资源,推动93家县级以上文明单位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深度结对共建,建成“粤书吧”、葵阳书院、24小时便民书屋等公共阅读空间,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县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覆盖率均达到100%,共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18个、实践站32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6个,构建覆盖乡村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乡村文化阵地有了,还需要不断深化其内涵。惠来县深挖本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资源,打造“葵阳小讲坛”“艺苑葵阳”“‘惠’聚文明力量,助力‘百千万工程’”等一批文明实践特色品牌,通过优化内容供给,丰富活动方式,不断激活乡村文化活力。今年以来,该县开展各类主题宣讲活动372场次,受众超过2.4万人次;开展各类文明实践活动累计达3000多场次,服务群众约15万人次。

  在提升文化空间效能层面,惠来县以“百千万工程”为落脚点,红色文化底蕴为精神内涵,融入特色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红色文化研学等文明实践主题,探索打造惠城镇上林村、隆江镇邦山村、神泉镇溪东村等3个红色村落文明实践示范片,并规划了3条文明实践文旅路线,以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让文明实践示范片成为“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重要阵地。

  推动村镇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文旅潜能

  以“文”促发展,以“旅”兴产业。惠来县制订《惠来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方案(2024~2028年)》,开展全域旅游资源普查工作,科学开展资源评价和等级评定,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投资开发。

  文旅要融合,首先需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惠来县制订《惠来县鼓励民宿发展实施意见》,摸清惠来县乡村酒店住宿企业底数,为相关意向投资者开办民宿、评定民宿等级提供指导;推动五辰湖生态茶康养文化园、大南山八国风情园等正在筹建民宿的企业抓紧开工建设;推动旅游厕所等级评定工作,其中,惠来海滨度假村、惠来世铿院旅游公共厕所被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评为Ⅱ类旅游厕所,旅游厕所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其次,惠来县着力打造文旅品牌,推动全县物产、环境、文化不断出圈。深度挖掘开发滨海、红色、美食等文化资源,推动靖海客鸟尾石笋区旅游项目等一批滨海旅游项目开发建设,结合惠来海滨度假村和惠来滨荷湾旅游景区两家滨海旅游景区,打造惠来现代滨海休闲旅游区;惠城、靖海、神泉、葵潭已成功创建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镇(入库级),设计“海市蜃楼,滨海神韵”“观现代乡村,悟南山英烈之志”等旅游线路,打造了滨海旅游、惠来新八景等文旅品牌。

  积极推进移风易俗,涵育乡村文明新风

  为弘扬文明新风,涵养良好社会风气,惠来县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以移风易俗“小切口”,为乡村振兴注入“大能量”,助推“百千万工程”。

  在完善村规民约上,惠来县将社会治安、村风建设、乡村绿化、“门前三包”、婚事新办、文明治丧等重要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全县327个村(社区)实行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完成率达100%,形成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村民自治工作新格局。同时,该县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结合“线上+线下”模式,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深入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教育,让自觉抵制陈规陋习的观念更深入人心。此外,该县不断强化榜样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最美人物”“道德模范”“文明家庭”等选树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示范引领教育群众,逐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