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审议《关于二十届中央…
·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
·共谋地企合作发展
·推动传统产业增资扩产…
·让红色基因融入“红军…
·深化驻镇帮镇扶村工作…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完善全民所有自然资源…
·以改革开路加力 加…
·超232米高烟囱顺利…
·揭阳市2024年前三…
·揭阳市2024年前三…
·揭阳市2024年1-…
·提升生活垃圾处理水平
·揭阳潮汕国际机场冬航…
·把握新教材 探寻新…
·保护心灵的窗户
·眼睛的自述
·放出自己的光芒 为别…
·“融适”育人,助力每…
·央行再推新工具,买断…
·展商提升 展区上新…
·人工智能有望助力中国…
·石破茂的失算与失败
·9月全国查处违反中央…
·我国数据标准化迎来技…
·提速约四成!科学家探…
·近距离感受“文旅活县…
·全省近百项红色文旅活…
·揭阳建行为客户提供家…
·乡村旅游重点村镇达9…
·乡村旅游市场供需两旺
·2024中国户外运动…
·5G信息化技术为“百…
·探寻古籍之美 助推…
·生动华丽 细腻传神
·发展文化经济为古村落…
·猜谜解字之“龙”
·惠来县:推动农业现代…
·揭阳市城市投资建设集…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揭阳广雅古籍馆:
探寻古籍之美 助推文化传承

时间:2024/10/29

  有典有籍,文脉赓续。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承载了先贤思想智慧、历史文化,也是中华民族传承不息的精神血脉。然而,生活中,古籍常因具有一定的理解难度而被“束之高阁”,变成“沉睡”的宝藏。

  今年南国书香节期间,揭阳广雅古籍馆推出的“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活动,以鲜明的揭阳主题特色、丰富的文化交流探讨,让地方文史专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文化之旅。这场活动不仅引领读者深入挖掘古籍里的揭阳文化之美,更是一次探索古籍保护活化的有益尝试。近年来,揭阳广雅古籍馆正是通过收藏展览、点校整理、多元活动等形式,推动地方古籍的保护利用,助力文化根脉的传承延续。

  揭阳广雅古籍馆为广大读者提供了一个近距离了解、接触、研究古籍的平台。

  “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吸引了众多文化爱好者。

  读者正在参观“大家的彭妙艳先生”专题展。 本文配图由 揭阳广雅古籍馆 提供

  □记者 蔡烨华

  文化共享  让古籍资源惠及更多人

  古籍,即中国古代书籍的简称,举凡我国古代自有雕版印刷以来,1911年以前产的、用汉语文字写作的刻本、活字本、稿本、抄本和批校本的总称。从甲骨文的有“册”有“典”,至“万卷藏书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都在古籍长河中传承发展。

  走进位于作家书城总店五楼的揭阳广雅古籍馆,扑面而来的不仅是纸墨的书香气息,更是历经岁月沉淀的厚重文化。馆内按照纵、横二条主线布展。纵向回溯了宋、元、明、清、民国及再造善本等不同时期的古籍发展与整理过程,横向按照广府、客家、潮汕文化和手稿信札、古籍标本等专题进行布展。古朴典雅的风格、厚重沉稳的书柜、琳琅满目的古书……置身其中,仿佛跨进了另一个时空,从泛黄的纸页中听见先民的吟唱,阅见文明的轨迹。

  “我们希望能够向读者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接触古书的机会,进而增进大家对古书阅读的兴趣和爱好!”揭阳广雅古籍馆创始人郑永东介绍,该馆属于民办非营利性机构,致力于发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明清以前刻本的收集与整理。目前,馆里展出的古籍来自于他的私藏。2005年,一套共40册的康熙五十五年(1716)印刷的官印本《康熙字典》激起了他对古籍善本的兴趣。“因为我在图书行业经营多年,对于书籍的版式、书法、装帧等比较敏感。当时买到这套书时,就深为它的排版、字体等所吸引,实在是太美了!”郑永东笑着回忆,从那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累积、收藏了大量古籍善本,并且从凭兴趣的“无意识”收集,慢慢转变为有意识的整理,2022年更是注册创办古籍馆,将个人收藏推向文化共享,并通过征集、保护、整理、出版以及数字化等方式,将“沉睡”的古籍唤醒,让古籍资源为更多人共享,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点校整理  让揭阳故事传世久远

  作为潮汕历史文化的发祥地,揭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因此,保护好、传承好我市留存下来的众多闪耀着文明轨迹的古籍,是赓续历史文脉,讲好揭阳故事应有的题中之义。

  近年来,揭阳广雅古籍馆在收藏保护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推动揭阳珍贵古籍的传播传承。该馆致力于揭阳古县志简化字本集成及揭阳历史文献选编两个系列的工作。揭阳古县志简化字本集成工作,即是将包括揭阳县志、普宁县志、惠来县志在内的揭阳古县志进行点校整理,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断句并加标点,并按现代人阅读习惯进行横排。目前,已校点完成明崇祯、清雍正版《揭阳县志》以及清乾隆、光绪版《揭阳县志》,《普宁县志》正在编校之中;揭阳历史文献选编则选择了《百兰山馆藏贴》《荔支唱和册》《古文类选》《炮录》《揭阳县志》散装本等,在“复制”原作风貌的同时,也转化为现代书式。必要时,还会作注释或翻译成现代汉语,让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精彩能被更多人体会到。

  “做这一系列工作,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能读得懂我们的古籍,让我们的历史和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郑永东表示,保护、研究、利用古籍,是我们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起点,如果我们接触不到古籍,或者看到了也读不懂,那怎么能传承呢?一方面,古籍有很多生僻字,且没有标点,没有及时点校整理,晦涩难懂,会让公众的阅读兴趣大打折扣。另一方面,古籍的价值、在当下的作用,需要专业人士去考据研究,再向公众传播。

  通过点校、整理、数字化等方式,降低了古籍的使用门槛,让“老去”的古籍重焕活力,拉近了古籍和读者的距离。而随着整理、研究的深入,揭阳的历史文化也将被更深层次地了解和发现。比如,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贺益明,正是在参与揭阳古籍的点校、整理中,发现了揭阳进贤门城楼的创建时间有待商榷,最后形成学术研究,在“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上分享之后,引发了历史文化界的关注和讨论。

  多元探索  让古籍更好地融入当下

  今年南国书香节期间,揭阳广雅古籍馆以“古籍里的揭阳”为题,举办文献资料展和文化沙龙活动,吸引了我市的知名专家学者和文化爱好者汇聚一堂,进行深度的文化交流和思想碰撞,共同探寻古籍里的美丽揭阳,充分领略古籍的魅力和文化的力量。《古籍里的揭阳》《揭阳的远古文明与古城的特色魅力》《进贤门究竟建于什么时候?》《揭阳姓氏文化漫谈》《“摘锦本”〈苏六娘〉等相关文献中的地方人文》五场文化沙龙,更是让广大读者充分感受到古籍文献的文化魅力和珍贵价值。

  “古籍里的揭阳”活动为2024南国书香节揭阳分会场暨首届“书香揭阳读书月”增添了浓浓的古籍文化韵味,成为一道富有揭阳特色的阅读文化风景线,更积极探索了古籍文化的活化利用。“我们很欣慰地看到,来到‘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的,不只有我市长年从事历史文化研究的‘老面孔’,还加入了年轻人,除了来自博物馆等专业机构的从业者,更有来自民间的文化爱好者。”郑永东表示,古籍的保护利用以及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迫切需要更多年轻人的积极参与,用青春力量推动文化传承“一池春水”,为揭阳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因着“古籍里的揭阳”文化沙龙活动搅起的热潮,地方文化人士也呼吁将此类活动常态化举行,以持续激发人们亲近古籍、传承文化的热情和兴趣。今年10月,该馆推出“大家的彭妙艳先生”系列主题活动,以主题展、座谈会、作品赏读会等形式,怀念为潮汕历史文化,特别是潮汕古籍的整理、保护、研究、传播做出卓越贡献的历史文化专家彭妙艳,激发更多人投身挖掘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实践行列。

  找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连接点,让古籍中蕴含的文化魅力、价值理念变得可亲可感可及,才能更好地挖掘古籍的当代价值,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丰富的文化滋养。揭阳广雅古籍馆表示,将在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价值挖掘和传播方面,继续汇聚各方合力,吸引更多热爱传统文化的人参与到古籍保护实践中来,让古籍更好地融入当下,走进人们的生活。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