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
·习近平出席巴西总统卢…
·加快建成全面过硬军分…
·七届市委第六轮巡察工…
·中共揭阳市委巡察工作…
·加速成果转化应用 促…
·我市4个普法项目榜上…
·助企“政策包”如何让…
·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
·以“演”筑防 防患…
·萌娃齐上安全“启蒙课…
·筑牢校园消防“安全网…
·助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市…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已全…
·多项新技术亮相202…
·职教成果亮相津门
·763名在缅甸当阳地…
·小学英语多元型复习课…
·中国加入DEPA和C…
·2025年全国硕士研…
·全国铁路“双11”网…
·扎实推进清廉金融文化…
·普惠贷款利率下调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建行推出烟草云贷…
·解读小县域爆发大潜力…
·构建城乡共同体 推…
·自主游戏 绽放童真
·拒绝内耗,做一名有勇…
·让“校园农场”成为学…
·这份运动安全小贴士,…
·农文旅融合助推“百千…
·医疗服务“加马力” …
·谢海燕:鞠躬尽瘁,为…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让“校园农场”成为学生的劳动课堂

时间:2024/11/22

  叶金福

  近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农场收获农作物的视频引发网友关注。据该老师介绍,现在很多学生没有干过农活,想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农业,知道劳动的辛苦以及收获的快乐。学生直言,非常快乐,能感受到不一样的甜。

  近年来,随着各地各学校对学生劳动教育越来越重视,各种各样的劳动教育形式也应运而生,诸如开辟校园田园角、组织学生到田间认识农作物、拾稻穗……这些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无疑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一直以来,学校劳动教育较为缺失,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学校“重文化课轻劳动课”使然。作为“德智体美劳”五字教育方针中的重要一环,劳动教育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并未获得应有的重视与足够的课程配比。加之,受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一些中小学校对文化课比较重视,课程安排也多,而劳动教育课虽有涉及,但面比较窄,课程安排也很少。有的学校甚至只把“劳动课”停留在了“课程表”上,根本就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正因为学校劳动教育的长期缺失,才导致很多学生五谷不分,不是有“米是从米袋里倒出来的”“小麦当韭菜”等等这样的大笑话吗?虽然很多学生对“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倒背如流,但又有多少学生能真正理解它的含义和内涵呢?

  记得孩提时代,我们这一辈农家孩子,除了上学之外,放学也好,节假日也罢,我们基本上是帮助父母在农田里干农活,种田、割稻、除草、挖番薯等,几乎每样农活都要去做。正是因为亲身做过这些农活,我们从小就懂得“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懂得如何珍惜粮食、节约粮食。应该说,小时候做农活的经历,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一笔用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宝贵财富。

  此次,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的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农场收获农作物的视频之所以引发网友关注,就是因为学生参与这样的劳动体验太少了。笔者以为,让学生通过校园农场了解农业,知道劳动的辛苦以及收获的快乐,这无疑是一堂最好的劳动教育课,不但能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劳动、学会劳动,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同时对学生也是一种能力、意志和美德的培养,这对学生的成长显然大有裨益。

  希望各地各学校不妨把“校园农场”当成一个标配场所,使之成为学生的劳动课堂,让更多的学生走进农场,参与农事,了解农业,从中感受到劳动的艰辛和不易,从而让劳动教育始终伴随着每一位学生的成长。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