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洁红
分数混合运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它是小学四则混合运算的核心构成部分。然而,学生在学习分数混合运算时面临诸多挑战。本文结合实际,浅谈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策略与实践。
在运算顺序方面,分数混合运算涉及多种运算与括号运用,要求学生遵循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规则。但实际学习中,不少学生陷入混乱。部分学生仅机械记忆规则,未理解原理,将运算顺序错解为“先乘,后除,然后加,最后减”。例如计算 “1/2 + 3/4×(2/3 - 1/6)” 时,有些学生忽略括号优先性与乘除优先于加法原则,先算加法致错。面对多层括号算式,部分学生也会迷失在判断先算哪层括号的困境中,导致运算顺序错乱,影响计算准确性。这主要源于学生对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理解不足,受整数运算习惯干扰产生知识负迁移。
分数意义的抽象性也给学生带来困难。分数可表示部分与整体关系或具体数量,部分学生对此理解不够深刻。如解决 “把蛋糕平均分成 8 块,小明吃 3/8,小红吃 2/8,求剩下几分之几” 问题时,有些学生不能清晰认识分数对整体 “1” 的分割,对分数对应含义及与整体关联含糊不清,计算时易出错。在实际应用场景中,学生常难以判断分数是描述比例关系还是具体量,导致运算偏差,反映出对分数意义理解的欠缺。
此外,遇到不同类型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尤其是应用题与复杂运算,学生常难以选择合适解题方法,产生畏难情绪,不知从何入手。如工程、行程问题中的分数应用题,需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求解,学生却常不知构建数学模型,找不到实际问题与分数运算联系。如工程问题中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 “1” 来列分数运算式子,学生往往难以准确完成。面对复杂分数混合运算题目,如多层括号嵌套、多分数混合运算,学生面对复杂式子结构和繁多运算步骤易陷入迷茫,不知运用运算定律或简便方法简化计算,无法迈出解题第一步,严重阻碍对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的掌握与运用。
针对这些困境,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分数混合运算教学中作用显著。从学生熟悉生活场景引入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可使抽象知识鲜活。如教分数乘法时,创设“妈妈买 5 斤苹果,小明吃 1/5,第二天吃剩下 1/4,求第二天吃多少斤” 场景,让学生感受其实际应用,摒弃数学枯燥认知,通过分析生活情形转化为数学运算,理解分数混合运算意义与方法,激发学习热情,主动探索。
开展课堂活动也是情境教学重要方式,如组织 “分数运算小竞赛”。教师准备题目卡片分发给小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答对最多小组获胜。此过程中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为小组荣誉积极参与,好胜心被激发,学习热情高涨。在竞赛紧张氛围下,学生能更专注思考题目,快速运用知识解答,巩固知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让数学学习充满趣味与挑战。
直观教学能助力学生理解分数混合运算过程。利用实物演示教学有效,如讲解分数加减法时,用苹果作教具,平均分成 4 份,拿走 1 份表示 1/4,再拿走 1 份展示 1/4 + 1/4 = 2/4.通过实际操作与展示,学生能直观目睹分数运算过程,将抽象概念具象化,深刻理解运算原理与方法,降低学习难度,提升知识掌握程度。
引导学生画图解决分数混合运算问题同样重要。以“长 10 米长方形菜地,宽是长 3/5,求面积” 为例,教师引导学生画长方形并标注长与宽和分数关系,得出宽为 10×3/5 = 6 米,再依面积公式算出面积为 60 平方米。学生借助图形将文字问题直观呈现,分析图形找到解题思路与方法,简化复杂问题,利于理解掌握知识,提升解题能力。
课后让学生建立错题本是强化练习关键。通过错题分析与巩固练习,学生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知识理解,避免再错,完善知识体系,提高运算准确性与解题能力。
通过上述全方位、多层次引导,学生不仅能掌握具体分数混合运算题目的解法,更能领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分数运算的逻辑思维方法,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为后续解决更多复杂分数混合运算问题筑牢基础,提升抽象思维水平,在数学学习之路上稳步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