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春节假期返工后,小张时常感觉肠胃不舒服,到医院检查,发现幽门螺杆菌呈阳性。小张怀疑,春节前后,亲朋好友聚餐较多,或是由此感染。那么,一起吃饭会传染幽门螺杆菌吗?
认识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细菌,主要寄生在人类胃部。很多感染者没有自觉症状,也有部分感染者表现为反酸、烧心、胃痛、口臭等症状。引起慢性胃炎时,患者可能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嗳气、恶心、呕吐等症状。
幽门螺杆菌还是引发急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一系列胃部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感染者最终还可能会发展成胃癌。有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感染率为40%~60%。
主要感染渠道
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传播和感染人体。
口口传播 通过共用餐具、水杯、接吻等方式,感染者口腔中的细菌可通过唾液传播给他人。家庭内传播是主要途径,尤其是父母与儿童之间的亲密接触,如口对口喂食。
粪口传播 感染者粪便中的细菌可能污染水源或食物,其他人通过饮用或食用被污染的物品而感染。
胃口传播 感染者胃液中的细菌可通过呕吐物传播,尤其在急性感染期传染性更强。
此外,接触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水和食物,也可能被传染。
不良饮食习惯存隐患
俗话说,病从口入,一些不良饮食习惯为幽门螺杆菌的滋生提供了机会。
长期吃油炸食物 长期食用油炸食物会破坏胃的环境,降低胃的抵抗力,为幽门螺杆菌的入侵提供机会。
长期吃剩饭剩菜 剩饭剩菜放久了容易产生亚硝酸盐,甚至变质,长期食用不仅不利于健康,还会加重胃部负担,为幽门螺杆菌感染埋下隐患。
吃大量腌制食物 腌制食品的高盐分与丰富的亚硝酸盐对健康有害,会损伤胃部,降低胃部抵抗力,使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长期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长期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会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同时还会促进胃酸的分泌。尽管多数细菌难以在胃酸环境下存活,但幽门螺杆菌却能借助其螺旋结构,进入胃粘膜中寄生。
还有一些人常吃凉拌食物或喝生水,如果食物含有微生物,且未充分杀菌,也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
一起吃饭会感染吗?
口口传播确实是幽门螺杆菌的主要传播途径之一,但由于口腔中的环境不适合幽门螺杆菌生长,其检出率较低且活性较弱,所以一般认为口腔幽门螺杆菌只是临时存在,不能长期生存并且保有活性,一起吃饭不太容易传播。
与此类似,接吻也提供了幽门螺杆菌的口口传播途径,但要考虑接吻的成年人并非幽门螺杆菌的易感人群,感染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数量可能不足,不易造成成年人的传染。
现实中存在家族聚集性感染,或与家庭成员间密切接触和共同的生活习惯及餐饮方式等密切相关,而非单纯的口口传播。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