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梁
不知别人是怀着什么目的上春山的,赏新绿、闻花香还是醉春风?对我来说,上春山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听听鸟语。
整整一个冬天,山间的鸟语声都是稀稀落落的,鸟儿们仿佛都在抱怨冬天的落寞孤单。春风送来了第一缕温暖,远在南方的鸟儿就听到了温柔的召唤,于是拍拍翅膀赶了回来。经过了冬天的小别离,人与鸟都有一种久别重逢的惊喜。我一直觉得人与鸟是心意相通的,我们都希望远离寒冷,我们都向往春暖花开,我们都喜欢丰饶繁华……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生灵,都有共同的心愿,不是吗?
走在山路上,我听到了布谷鸟的叫声。没想到布谷鸟这么早就开始叫了,不过此时它们叫得还不那么勤,没有催促之音,好像只是向人们汇报,它们回来了。布谷鸟是山中常见的鸟,古代称之为杜鹃,认为它的啼鸣悲切。可我从未觉得布谷鸟的叫声悲切,反而觉得那种浑厚的声调有单纯的欢乐,还带着憨厚质朴的感觉。王维诗中写道:“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我所在的小山,布谷鸟的叫声只是偶尔响起,并没有如此壮观的气势。春去春回,布谷报春。
燕子也是春天刚回来的鸟儿。一般燕子把窝建在农家的屋檐下,而这座山离村庄很近,山脚下便有“烟村四五家”。不少燕子看中了春山优美的环境,把家安在山中。山中的燕子大概跟农家屋檐下的燕子是亲戚关系,这样人与燕子、人与山林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燕子“啾啾”地叫着,呼朋引伴,同时也跟人对话。千百年来,燕子就是人类的近邻,熟悉彼此的语言,交流起来也顺畅。我听得懂燕子的语言,它们在跟我说起飞越千山万水的艰辛,也在倾诉重回故园的幸福。
春山的鸟儿还有很多,除了婉约派的莺莺燕燕,还有朴素的山雀和啄木鸟之类的。很多鸟我都叫不上名字来,不过这也不影响我聆听鸟语。有时闭了眼睛,耳边的鸟语声此起彼伏,我的脑海中就会出现缤纷灿烂的春色,突然就觉得鸟语声也有了色彩和气味一样。鸟语斑斓,鸟语芬芳,听着听着,你会觉得整座春山变得那么灵动多姿。
“处处闻啼鸟”,春山重现了这样的诗意画面。“唧唧啾啾喳喳”,满耳都是清脆婉转的鸟语声。我们经常用“清脆”“婉转”形容声音好听,而春山上的鸟鸣声是对这两个词语的最完美诠释。清脆,就是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清澈干脆之音;婉转,就是大弦小弦错落弹的温润饱满之音。
鸟语声轻敲耳鼓,人也忍不住想回应一下,可说点什么才好呢?久别盼来的重逢,有着千言万语的感慨。我说春天的姗姗来迟,说春山的生机勃勃,说花草的发荣滋长。仔细听来,鸟儿们的语言并不复杂。它们只是用最简单明了的声音表达心情,就像我们用精短的感叹句说“真美啊”“太好啦”。这样想着,我仰着头,冲着鸟鸣的方向微笑起来。
春山之上,鸟语声声。鸟语是天籁之音,最能够触动人的创作灵感。我想起班得瑞的音乐专辑《寂静山林》,里面有原汁原味的鸟鸣声,让人觉得扑面而来的是清新自然的山林气息。那样的音乐,轻盈纯净,听之让人的心也变得轻盈纯净。唐代诗人常建说:山光悦鸟性。春山美丽,使得鸟儿更加欢悦。相比别的季节,鸟儿在春天格外欢欣鼓舞。群鸟欢唱,是一场盛大的春日诗会。
春山听鸟语,乐而忘烦忧。在自然的乐章中,人、鸟、花、草都是不可缺少的音符。万物和谐,春山如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