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是谷雨,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有着“雨生百谷”的美好寓意。此时,天气转暖,气温回升较快,各地降雨量陆续增多,空气湿度逐渐增大。在这个时节,如何通过合理养生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对此,中医提出,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 气温逐渐升高,降雨增多,湿气也随之增大,人体易受“外湿+内热”夹击侵袭。此时节养生应遵循自然节气的变化,注重健运脾胃、祛湿防潮、疏肝理气,为入夏打好健康基础。

陈燕銮 制图
□记者 池 妍
饮食调养:健脾祛湿,少食“发物”
郭壁周说,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祛湿功效的食物,像山药、薏米、芡实、白扁豆等,它们既能健脾胃,又能利水渗湿,煮粥或煲汤食用都非常合适。还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新鲜蔬菜,如菠菜、芹菜,菠菜性甘凉,具有滋阴平肝、清理肠胃热毒的功效,与谷雨时节养肝疏肝的需求相契合,芹菜则能清肝热、降血压。减少海鲜、羊肉、辛辣及高蛋白“发物”,以免诱发过敏或湿热堆积;避免空腹、过早食用冷饮,以免损伤脾胃阳气。此外,春季也是香椿大量上市的季节,香椿具有开胃、调节内分泌等作用,不过香椿为“发物”,慢性病患者需谨慎食用。
起居有节:春捂有度,防止湿邪
谷雨时节,昼夜温差仍较大,仍需继续遵循“春捂”原则,早晚添衣保暖,中午适时减衣,尤其是老人和儿童,以防受凉感冒。同时,要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勤开窗通风,降低室内湿度,避免汗出当风或久居潮湿环境;在睡眠上,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持 “夜卧早起” 规律,顺应阳气升发。 另外,由于湿气重,床上用品和衣物要经常晾晒,避免滋生霉菌。
运动有道:舒缓适度,亲近自然
谷雨时节,湿气较重,湿邪容易侵入人体,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郭壁周表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的气血流通,增强脾胃功能,排出体内湿气。建议选择一些较为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瑜伽等。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运动,以防出汗过多损伤阳气。运动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避免过度疲劳。雨后道路湿滑,登山或远足时注意安全,防止跌伤或感受寒湿。
情志调摄:疏肝解郁,心畅气和
春日肝气易亢,中医认为,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春季是肝气生发的季节,若情绪不畅,容易导致肝气郁结。郭壁周建议多漫步花丛、踏青赏景,与家人朋友聊天交流,缓解压力,调节情绪,让身心在大自然中得到放松。保持心态平和,避免焦虑、暴怒,可通过冥想、听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顺应 “肝主疏泄” 的养生之道;亦可按压十宣穴(十指尖端)或膻中穴(两乳连线中点),缓解胸闷气短。
穴位艾灸:温阳通络,寒湿得化
针对寒湿体质人群,可以通过中医传统的艾灸、拔罐等疗法温壮元阳,疏通经络,调动机体潜能;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健脾胃)、中脘(和胃理气)、阴陵泉(祛湿要穴)、天枢(调畅肠道)等。可用艾条悬灸,单次20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温热红晕而不感到灼烧疼痛为度,以达到祛湿健脾的目的。
郭壁周强调,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根据季节和身体的变化进行调整。谷雨时节,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从饮食、运动、情志等方面入手,做好养生保健工作,为即将到来的夏季打下良好的健康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