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
·大国睦邻的时代意义
·产业项目加速跑 激…
·“揭阳电吹风”扬帆出…
·出发吧!以未来之名
·巧用“海上枫桥”机制…
·五峰出好茶 茶香飘…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多措并举推进玉器产业…
·打造全链条农业社会化…
·助中职学生提升情绪管…
·谷雨养生正当时
·路树“穿”新衣 城…
·交通安全“送上门” …
·无中生有谎报警情,受…
·微话题
·以优良作风激发改革发…
·又传好消息!AG60…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沙…
·科学防治痛风要“管住…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
·过去24小时以军行动…
·续航无忧,引领出行新…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降…
·行业动态
·新车看台
·在书香里“阅”享春光
·古诗词里的谷雨之美 …
·书香盈心气自华
·“拍拖”的起源
·寤生二三事
·哀伤,也是一种力量
·根系与飞翔的交响
·【新书荐读】
·张乙坤:当好融通中外…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微话题

时间:2025/4/21

  黄冈夫妻闭店3天到武汉陪儿子救人

  据新华网4月16日报道 4月14日王磊(化名)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成为湖北省第715例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王磊23岁,是黄石大冶的一名公职人员。4月9日,王磊在母亲陪同下从老家黄冈抵达武汉,父亲则于13日一早赶来。王磊的父母在黄冈市区经营一家广告设计店,为全力支持儿子,他们选择闭店3天。“听说配型成功概率仅有十万分之一,很难得的一件事。”王磊的父亲说道,“之前看过类似新闻,心里有底,加上孩子从小就善良有爱心,他想做的事,我们肯定全力支持。”谈及加入骨髓库的契机,王磊回忆:“2019年我上大一,第一次献血时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当时就想着多一个救人机会总是好的,没想到6年后真的配型成功了。”回想起接到黄石市红十字会通知的那一刻,王磊觉得很幸运。他没有犹豫,同意捐献后,迅速调整工作计划,积极配合捐献流程。王磊还提到,大学时宿舍6人一同加入骨髓库,他是首个捐献成功的,在宿舍群分享喜讯时,同学们纷纷为他点赞。王磊所在单位也对此大力支持,特批两周假期,休假期间,同事主动分担其工作。捐献期间,亲朋好友、同事的问候不断,王磊称这一切都让他倍感温暖。

  点赞

  善人善举大爱无疆

  彭喜清: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可以创造奇迹。

  彬:好人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免预约免刷证,这个高校校区没围墙!

  据人民网4月15日报道 公共社区和科技园区间,“隐藏”着一所大学的新校区——无需预约,不用刷身份证,没有围墙,更找不到校门。在位于上海杨浦区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政立院区,市民能像逛街一样逛大学。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三区”融合发展,推动了文化资源共享,也让科技成果转化更顺畅。

  去年底,位于复旦大学主校区东北侧约1公里处的这座新校区正式启用。一栋建筑,一楼是书店,二楼是图书馆。市民来到这里,既可以在一楼买书,也可以上到二楼,和学生们一起阅读。不仅可以逛图书馆,市民还可以与学生共享整个新校区的户外空间。校区这边,居民小区连片、小店云集,烟火气扑面而来;校区那边,隔一条马路就是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园区。园区集聚着4500多家企业,与在此工作、生活的17万人。学校与周边社区、科技园区融合发展,形成开放式教育商业综合体。没有围墙的大学校区,镶嵌在科技园区和公共社区间,知识氛围浓厚,创业精神涌动,生活气息十足。管理学院政立院区运营管理办公室主任黄昊介绍,为保障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校方在教学区设置了门禁。A楼、B楼作为教学楼,配套商业向公众开放;C楼囊括了剧院、博物馆、运动中心等服务功能,整栋楼没有门禁,全部面向公众开放,成为“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一部分。毕业于管理学院的雷女士就住在附近,她常来新校区。“校区跟社区融合得很好,我来办公或约同学喝咖啡,都没有拘束感。”她说。

  创新

  用开放的姿态回应时代需求

  北岸初晴:开放共享,共同发展,值得推广。

  Engineer Young:学园都市,太棒了。

  池 妍 整理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