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未来十年我国农业生产…
·大国睦邻的时代意义
·产业项目加速跑 激…
·“揭阳电吹风”扬帆出…
·出发吧!以未来之名
·巧用“海上枫桥”机制…
·五峰出好茶 茶香飘…
·人形机器人加速进化
·多措并举推进玉器产业…
·打造全链条农业社会化…
·助中职学生提升情绪管…
·谷雨养生正当时
·路树“穿”新衣 城…
·交通安全“送上门” …
·无中生有谎报警情,受…
·微话题
·以优良作风激发改革发…
·又传好消息!AG60…
·第137届广交会一期…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沙…
·科学防治痛风要“管住…
·美国多地举行抗议活动
·过去24小时以军行动…
·续航无忧,引领出行新…
·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降…
·行业动态
·新车看台
·在书香里“阅”享春光
·古诗词里的谷雨之美 …
·书香盈心气自华
·“拍拖”的起源
·寤生二三事
·哀伤,也是一种力量
·根系与飞翔的交响
·【新书荐读】
·张乙坤:当好融通中外…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古诗词里的谷雨之美

时间:2025/4/21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民间有“谷雨至,春天归”的说法。 《通纬·孝经援神契》曰:“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静明洁也。”也就是说,这谷雨乃“雨至谷生”的意思。古代诗人对谷雨充满了无限的热爱,写下了不少赞美谷雨的古诗词。趁着这么美好的节气,我们一起来品味古代诗人的诗词,看看古人在谷雨时节的足迹。

  明代朱有燉在《元宫词》中描绘:“谷雨天时尚薄寒,梨花开谢杏花残。”作者生活在中原的河南,想到了迢迢千里之外的北方,季春时节,虽然谷雨飘至,可是青绸罗缎,尚觉寒意悠悠,山野之中,梨花、杏花已凋零如泥,笔端流露着对于春光流逝的丝丝惋惜之情。

  不过,宋代诗人艾性夫《春晚》里却这样写道:“花风摆脱老红去,谷雨将迎稚绿来。”那些早早开放的花儿此时已变成残花,春风轻拂枝条,它们簌簌落下,谷雨就要来了,那时一片稚嫩的绿色将铺满田野,生机盎然的情景令人憧憬。品读这样的诗句,总给人一种希望所在,着实振奋人心。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宋代范成大的词《蝶恋花》,不仅呈现了明净清新的水乡春景,还写出了浓厚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

  农谚曰:“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自古以来,谷雨就是一幅勤劳稼穑的农耕图。“布谷声中雨满犁,催耕不独野人知。荷锄莫道春耘早,正是披蓑化犊时。”宋代蔡襄的这首《稼村诗帖》,让我们看到了农人们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扛着犁铧,牵着牛,冒着纷飞的细雨,走进田里,把犁挥鞭的劳作身影。清代姚鼐在《山行》一诗中,也有类似描写谷雨春耕的繁忙景象:“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千层石树通行路,一路水田放水声。”

  谷雨也是收获谷雨茶的最佳时节。谷雨茶,也就是雨前茶,又称香茗,是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枪旗冉冉绿丛园,谷雨初晴叫杜鹃。摘带岳华蒸晓露,碾和松粉煮春泉。”在《闻道林诸友尝茶因有寄》中,唐代诗人齐己便以细腻的笔墨写出了一幅生机盎然的春茶园景象,在清晨采下的茶叶,带着晨露,鲜嫩可口。用松粉碾磨茶叶,再用春泉烹煮,茶汤的清新与甘醇多么令人沉迷。清代郑板桥在《七言诗》中这样写道:“不风不雨正晴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几枝新叶萧萧竹,数笔横皴淡淡山。正好清明连谷雨,一杯香茗坐其间。”在暮春时节,与挚友品茶论诗赏竹,是多么惬意!

  “雨前椿芽嫩如丝,雨后椿芽如木质。”如果说千百年来谷雨时节氤氲的茶香,有着一种妙不可言的感觉而备受人们的青睐,那么醇香爽口的香椿则让人们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元代大诗人元好问曾在《溪童》中写道:“溪童相对采椿芽,指似阳坡说种瓜。想是近山营马少,青林深处有人家。”原来,元好问客居洛阳期间,村前屋后种了很多香椿树,阳春三月,香椿芽叶厚芽嫩,香气四溢,人们采而烹之,做成各种美食。元好问食之后,赞不绝口,顺手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描绘了儿童们在溪水边采香椿芽的欢快场景。

  谷雨也是古人欣赏牡丹花的大好时节。唐代诗人王贞白在《白牡丹》一诗中写道:“谷雨洗纤素,裁为白牡丹。异香开玉合,轻粉泥银盘。晓贮露华湿,宵倾月魄寒。佳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 ”王贞白是江西人,与罗隐、方干、贯休等名士号称“江西四大诗人”。这首诗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雨后的白牡丹纯洁可人、泪光微闪的国色天香之姿,道出了作者怜花惜春的一番惆怅心理。

  牡丹花开,绽放的是一种美丽;而牡丹花谢,遗存的则是一种风韵。白居易在《惜牡丹花》中咏诵:“惆怅阶前红牡丹,晚来唯有两枝残。明朝风起应吹尽,夜惜衰红把火看。”牡丹凋谢令人惆怅,为了这最后的花红,诗人只好秉烛夜赏。

  谷雨把春推向了顶峰,也终将春带入谢幕。此刻,徜徉在这些洋溢着浓厚生活气息和淡雅之美的诗意文字里,不觉已在心田种下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与传承。

  黎 洁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