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揭阳有欺姓居民7人,在各姓中排在387位。2011年,这一数据演变为0. 2001年以前的人口登记信息,多为手写纸质档案,跟第一代居民身份证一样,是手书的。手写的资料,就出现一些形近或音近的误植情况。
欺(qī,潮音ki1(崎)),是形声字,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因而本义便是:欺骗。由这一字义引申出去,还有“凌辱、欺负”义,如:倚势欺人;“压倒、胜过”义,如元·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一折》:“文欺百里奚,武胜秦姬辇。”除了“胜过”之义为中性外,大多的字义都是贬性的,一般人改姓时不会取这样含义的姓。因而,历代姓氏典籍,均没能查到欺姓:北宋编著的《百家姓》没有列入此姓,南宋王应麟编的《姓氏急就篇》也没有列入此姓,明代凌迪知编撰的《万姓统谱》和夏树芳编撰的《奇姓通》还是没有列入此姓,就是来到2008年学者贾学平编撰的《新编千家姓》,在单姓按音序排列的Q序列里头有48个读为qi的姓(起其七气期齐器奇漆启戚柒岂弃祁企乞契歧祈栖崎稽缉旗亓萁蕲骐淇绮琦杞耆綦俟欹碛亟蹊妻麒泣棲碶郪丌旂)中,依然没有欺姓。
那么,一度出现的揭阳7个欺姓人是从何而来的呢?
笔者经过仔细研究,判断极有可能是奚姓误植。
揭阳有奚姓人口3219人(2011),在揭阳市姓氏人口中位列第94,这些奚姓居民主要分布于惠来县靖海镇南外村和神泉镇澳角村。
奚(xī,潮音ki5(奇,姓氏专音)),普通话与“欺”不同,揭阳话则有两个读音,读为hi5(希5)时,有3个意思:①古代指被役使的人。②文言疑问代词,相当于“胡”“何”:奚(为什么)不去也?子将奚(什么)先?水奚(何处)自至?③奚落,讥诮,嘲笑。 但读为上述的ki5(奇)时,则是姓氏专读音,惠来县一带读为5声,但榕城、揭东、普宁等一些地区也有转读为1声(欺)的。这样,在户籍登记时,如果被登记者和登记者都不晓得“奚”的写法,毕竟这个姓也为稀姓,就有可能写成同音或近音的“欺”字。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户籍登记,以及第一代身份证登记,多形成手写笔迹式证件,“奚”字误为“欺”字,不足为奇。在过渡为电子打印证件时,一些错误得以及时修正,因此,7个揭阳欺姓居民消失了,欺姓也得以清零。
只是,这个不作姓的字,也就成为历史的匆匆过客,算是“姓”过吧。
阿 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