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在俄罗斯媒体发…
·习近平抵达莫斯科对俄…
·“一超多强”绘就绿色…
·夯基筑墙防毒患 上…
·利好!一揽子金融政策…
·十五运会群众赛事活动…
·匠心炮制臻品 铸就…
·“五一”假期消费品以…
·构建学生防溺水安全屏…
·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
·快递员未签合同,劳动…
·侯少斌:一根电缆背后…
·用新媒体讲好揭阳文化…
·这些暖心警事,让假期…
·崇尚劳动,让幸福丰盈…
·守护城市绿意
·兴·揭阳
·金融部门重磅“组合拳…
·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
·印巴冲突是否会进一步…
·就中美经贸高层会谈答…
·暴雨蓝色预警!南方开…
·冒充“原切肉”?假劣…
·“转人工客服”,少打…
·对原产于印度的进口氯…
·以“奋进之笔”书写“…
·盘活生态资源 守护…
·落实税费服务 守匠…
·揭东区开展宣讲培训筑…
·汕昆高速沿线荖南路片…
·玉滘镇全面开启人居环…
·潭蔡村以“拆建管”推…
·上市银行一季度业绩整…
·“保本保息”理财产品…
·农行揭阳分行推出“抵…
·揭阳农商银行“榕江”…
·成交额接近1.5万亿…
·增量资金正在入市 新…
·枇杷叶鸭梨汤:春夏时…
·酸酸甜甜的锅包肉
·荔浦芋扣肉
·荷包鱼翅
·海肉炒葱
·香菇土豆炖鸡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酸酸甜甜的锅包肉

时间:2025/5/8

  锅包肉是东北地区的一道“硬菜”,也是一道名菜,但凡来东北旅游的外地游客,没有不点这道菜的,如果招待贵客时,桌上缺了锅包肉,东北人就感觉“很没面子”,似乎没有尽到“地主之谊”。

  锅包肉诞生于清代光绪年间,最初的名字很有画面感——“锅爆肉”。哈尔滨道台府的主厨郑兴文为了适应俄罗斯宾客的口味,将鲁菜中的“焦炒肉片”进行改良,用淀粉裹挟肉片,油炸至金黄酥脆,再以糖醋汁调味,创造出了这道中西合璧的佳肴。当金发碧眼的客人们被那酸甜酥脆的口感征服时,这道菜便完成了从官府到民间的华丽转身。东北人嫌“爆”字过于“粗鲁”,便以“包”代之,这才有了锅包肉的名字。

  制作一盘地道的锅包肉,首先从选肉开始。老东北人认准猪里脊那一段“黄瓜条”,肌肉纤维细长如松针,脂肪纹理似雪地上车辙,分布均匀得令人叹服。精选出猪里脊肉后,要切成铜钱厚的肉片,切肉片的刀工讲究“三匀”:厚薄匀、大小匀、刀口匀——太厚则难以穿透酸甜滋味,太薄又失却了肉的原味。肉片切好后要用刀背轻拍,这不是“耍技”,而是让猪肉的质地在拍打中松弛下来,如同冻土在春风里渐渐软化,以便能够轻松入味。肉片切好后,用料酒、盐等调料细细腌制,让肉片充分吸收调料的香味。接下来的环节是“挂糊”:用淀粉调成稠稀适中的面糊,随后把腌制好的肉片均匀地裹上一层淀粉糊。挂糊讲究不松不紧,不厚不薄,只有恰到好处的那种,才能炸出那层既酥且脆的“金缕衣”。

  炸肉片必须测好油温。有经验的厨师测油温从不用温度计,而是撒入一滴面糊,看它在油中绽放的姿态。当油温达到七八成热时,厨师将挂好糊的肉片依次放入锅中。肉片下锅的瞬间会迸发出“嗤啦”一声响,如果有这声响,那么油温就达到标准温度了。肉片一般要炸两遍:第一遍炸定型,第二遍炸酥脆。当肉片在油浪中浮浮沉沉,渐渐披上淡金色的外衣时,肉片便算是炸好了。炸好的肉片捞出控油,此时,它们已经散发出勾人食欲的香气了。

  最后一步是炒制芡汁。锅中留少许底油,放入适量的白糖、白醋、番茄酱等调料,小火慢慢熬制。随着温度的升高,调料逐渐融合,变成了浓稠、色泽鲜艳的芡汁(酸甜汁)。接着迅速将炸好的肉片倒入锅中,疾速翻炒,以使每一块肉都均匀地裹上芡汁。最后,撒上翠绿的葱花、香菜末等点缀,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锅包肉就做好了。

  锅包肉可谓荤素相宜。猪肉提供优质蛋白质,淀粉糊形成保护层,锁住肉汁的同时减少油脂吸收。糖醋汁中的醋酸能促进消化,姜丝驱寒暖胃。虽是一道“硬菜”,却暗合传统的养生之道。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口味的转变,锅包肉也从传统迈进了新潮。新派厨师尝试着给这道传统菜注入时代气息:有用蓝莓酱替代糖醋的,有加入柠檬汁增添果香的,甚至出现了辣味锅包肉。

  锅包肉已成为东北饮食文化的一张亮丽名片。东北人别说吃,就是想起那酸甜可口的味道,酥脆的外皮和鲜嫩的里脊,味蕾就开始欢呼雀跃起来。

  钱国宏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