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厅里每块砖都很看好,在家里铺贴之后却总觉得效果不佳?其实,这个现象本质上是光线、环境、施工工艺以及心理预期等多重因素叠加在一起造成的。
为什么效果差别这么大?
瓷砖铺贴之后的与预想的出现落差,与光线、展厅展示方式和施工细节等有关。
光线不同 最大的差异就是光源。瓷砖店的展厅里,灯光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展厅灯光色温一般是4000K甚至更高,显色指数相对高一些。再加上聚光射灯打在瓷砖上,让砖面的光泽、纹理、颜色都被最大限度地放大和美化。但自己家中,通常是自然光或普通吸顶灯,光线柔和又分散,没有聚焦。所以,同样一块砖,展厅里看起来亮亮润润的,家里铺出来,可能直接变得暗哑、发灰、发闷。尤其是亮光砖,遇到光线不足,会直接失去通透感。
展示方式不同 展厅里很多时候只是墙面上挂一块砖展示,搭配上灯光和背景板,一块砖就能显得质感满满。但真正到家里,一铺就是几十上百块,纹理重复、色差分布、砖缝排列全都暴露无遗。
瓷砖尺寸变化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那就是尺寸。同一花色的瓷砖也会因为尺寸大小的变化而带来颜色上的差异。比如,卫生间因为要做排水和地漏,局部换成小砖,缝隙多了、纹理断了,肉眼一看,就出现了明显的色差跳跃。
批次差异 即使是同一款砖,不同生产批次也可能有细微色差。展厅样板通常是第一批最好的货,而家里的瓷砖可能因为与展厅的不是同一批货,两者之间微妙的差异在大面积铺贴后,就更显眼了。
施工、美缝差异 美缝对瓷砖颜色的影响也极大,有时候美缝前颜色要浅一些,美缝后要深一些。另外,施工质量也会导致色差的存在,比如施工师傅手艺不稳定,找平误差大;沙灰比例不标准,容易空鼓、起拱;勾缝没有清理干净,有黑边等。
如何降低铺贴后的效果落差?
能不能提前做准备,把落差感降到最低?答案是:可以!以下这些小方法,能帮你在挑选、铺贴过程中,最大限度避坑。
多看真实案例,少看展厅效果 展厅效果再好,也不如实地效果更真实。有条件的话,可以问销售有没有其他业主的实拍案例参考,能约上门亲眼看一下效果自然最好。观察同款砖在不同环境下的真实表现,虽然麻烦一些,但至少选砖的时候心里更有把握。
选颜色时,稍微偏暖一度 展厅里偏冷的灰看起来有质感,但一旦铺到自己家,特别是采光一般的小户型,这些颜色往往显得太冷太灰,整个空间容易看起来清冷、没烟火气。选砖的时候,可以在自己喜欢色调的基础上,选择偏暖一度的颜色。比如,喜欢灰色,就选暖灰色系;喜欢米白,就选偏米黄一点的。
美缝颜色要试打 美缝能决定瓷砖整体质感80%,缝隙颜色选太深,会让砖面整体发脏;颜色选太浅,砖缝突出,则破坏整体感。在正式美缝前,一定要让师傅先用几种接近的颜色试打一小段,远近观察一下效果。
接受一定程度的自然色差 即使选砖选得再小心,施工再精细,也无法做到完全没有色差。尤其是仿石纹砖这类强调自然感的瓷砖,纹理深浅变化、细微色差本来就是设计的一部分。有时候并不是一定要每一块砖都一模一样,而是整体氛围自然统一,接受一点小色差,其实也在享受材料本身的生命力。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