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习近平同巴西总统卢拉…
·习近平出席中拉论坛第…
·推动“百千万工程”跑…
·铆足干劲忙生产 产…
·意向成交比增14.7…
·加快推进城乡环境提档…
·在各自现代化征程上并…
·聚焦“舌尖上的安全”…
·加压奋进实干争先 把…
·擦亮文化底色 激发…
·“黑户女”上户记 ①
·未来5天我市气温逐渐…
·震慑违法犯罪活动 守…
·“开”了车门,进了牢…
·严把校车“安全关” …
·蓝绿间的惬意
·微话题
·揭西县委常委会召开会…
·树牢底线思维 筑牢…
·写好“土特产”文章 …
·守好良田 管住“粮仓…
·良田桐花开
·依水而兴绘新卷 乡…
·强化监测预警 全面排…
·营造平安稳定社会环境
·全面提升镇域新颜值
·实施“县中托管” 共…
·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
·抓重点攻难点创亮点 …
·有力有序有效做好安全…
·串点成线绘就镇域靓丽…
·“粮二代”走出新“稻…
·宣传休渔政策 保护…
·增强防震减灾意识 …
·筑牢保密防线 践行调…
·医校携手合作 护航师…
·涵养良好家风 培育文…
·赛场挥洒汗水 奋进不…
·发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涉及重大火灾隐患判定…
·自5月14日12时0…
·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
·公开通报李献林、叶金…
·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
·高中数学课堂的德育渗…
·我国140吨级重复使…
·从严规范万能险经营行…
·丰富外汇衍生产品模式…
·暖心抢救“火烧币” …
·认准存款保险标识 守…
·军工股集体调整 港…
·南向资金年内流入近6…
·读懂腹痛“信号”,解…
·赋能地区生殖医学发展
·规范服用他汀类药物守…
·正确认识哮喘,更好控…
·对销售重点环节提出明…
·打完疫苗为什么必须留…
·专家提醒:要减肥先减…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新农人曾玉松用10多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乡村振兴梦
“粮二代”走出新“稻”路

时间:2025/5/14

  □记者 林志鹏 胡旭莹

  通讯员 吴 槿

  在惠来县,有这么一位“80后”农民企业家,他用10多年的坚守与创新,书写了一段从粮食加工学徒到乡村振兴带头人的传奇故事。他,就是惠来县葵江米业创始人、葵江种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曾玉松。

  扎根乡土,从学徒到企业领航者

  1985年,曾玉松出生在惠来县一个普通农民家庭。从小浸润在稻香中的他,对土地有着天然的亲近感。中学毕业后,他跟随父亲曾祖江投身粮食加工行业,从碾米机操作学徒做起,逐渐掌握了粮食烘干、加工全流程技术。2005年,曾玉松成立了独资企业“惠来县葵江粮食加工厂”,将传统作坊升级为现代化企业。

  为提升企业管理能力,曾玉松2006年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攻读工商行政管理专业。学成归来后,他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升级: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打造“葵江”“龍禾”等自主品牌。如今,葵江米业已发展成为年加工大米3万吨、日烘干粮食300吨的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产品覆盖广东全省,“葵江晚米”更斩获首批“粤字号”品牌称号。

  盘活荒地,打造现代农业新范式

  面对家乡日益严重的农田撂荒现象,曾玉松于2015年做出重大决定——成立葵江种养专业合作社。通过土地流转整合零散耕地,他带领团队将200多亩荒地复耕为连片良田,创新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如今,合作社水稻种植面积突破3000亩,带动590户农户年均增收2000余元。

  在科技兴农道路上,曾玉松始终走在前列。他组建“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引进无人机植保、智能烘干设备;创建“鸭稻共作”生态种植区,打造绿色观光田园基地;定期举办农技培训班,邀请专家传授绿色种植技术。

  用心服务,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作为“粮二代”,曾玉松始终秉持“为耕者谋利,为食者造福”初心,建立订单农业体系,以保底价收购农户稻谷;引进粮食烘干设备,确保阴雨季节稻谷颗粒归仓。

  展望未来,曾玉松计划与农业院校合作建立人才基地,将水稻种植面积扩展至万亩规模,同时发展稻米深加工和农旅融合项目。“让荒地重现生机,让农民体面增收,让百姓吃上放心粮。”曾玉松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人的责任与担当。

  当传统农业插上科技与创新的翅膀,当企业家的智慧与土地的脉搏同频共振,沉睡的田野必将焕发新的生机。曾玉松这位从惠来农村走出的“粮二代”,正在用一粒粒稻米,编织着惠来农业现代化的未来图景。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