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汀类药物作为降低胆固醇,保护心血管健康的常用药物,为很多心血管病患者熟知。但是,他汀类药物具体有什么作用,如何服用才规范安全,许多人并不知道。
他汀类药物的作用
他汀类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三酰甘油(TG)。
调血脂作用 临床上主要用于降低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现已成为冠心病预防和治疗的最有效药物。
非调血脂作用 有利于防止动脉硬化的形成或稳定和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他汀类药物的治疗效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药学部副主任罗文基表示,大量的临床研究已经证明,他汀类药物在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方面的显著疗效。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死、冠心病等的患者,他汀类药物能够显著降低再次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没有心血管疾病但存在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等的患者,他汀类药物也能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此外,他汀类药物还能够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血管功能。
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及应对策略
肝功能损伤 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大概为1%~3%,如果在吃他汀类药物期间,转氨酶指标超过了3倍,需立即停药,肝功能一般在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肌肉损伤 肌肉损伤的发生率约为5%~10%,临床表现为肌肉疼、胳膊疼、腿疼或全身乏力症状,检查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一般建议肌酸激酶高出4倍以上,需停药。
血糖升高 服用他汀类药物期间还可能引起血糖升高。建议可以找内分泌医生控制血糖,不建议血糖升高轻易停用他汀,需遵医嘱。
罗文基表示,在开始服用他汀类药物之前,医生通常会建议患者进行肝功能和肌酸激酶等检查,以评估基础情况。在服用他汀类药物18个月内,发生副作用的风险较大,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也会定期复查这些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服药期间要定期复查
服药后第1个月、第3个月、第6个月、第12个月要进行复查,此后后每年复查一次,复查指标包括肝功能转氨酶、肌酸激酶等。
罗文基提醒,他汀类药物并不是一类伤肝的药物,副作用也只会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而且副作用也是可以控制的,只要平时做好监测、定期复查,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并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就能够更好地控制血脂水平,守护心血管健康。
许晴晴 张嘉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