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好好的,突然膝盖一打软,上个楼梯膝关节里“咔咔”作响,坐久了不费点力气站不起来……这些看似无关痛痒的小毛病,很可能是你的膝盖在发出“求救”信号。下面,应急总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邵楠为你解读膝盖发出的警示,提供实用的自测方法。
膝盖“罢工”前的4个信号
膝盖的健康关系到日常生活质量,可以通过自测方法及时发现膝盖问题。
O型腿 双腿并拢站立,仔细观察膝盖之间的距离。如果膝盖间距超过3指宽(约5cm),这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提示内侧软骨已经磨损过半。正常情况下,双腿并拢时膝盖应该能够紧密接触,当出现“O型腿”时,说明膝关节的内侧受力不均,长期下来会导致内侧软骨磨损加重,进而引发疼痛、活动受限等问题。
企鹅步走路 留意自己的步伐是否左右摇摆。如果摇摆幅度超过15度,这说明关节正在“偷懒”避痛。当膝关节出现疼痛或不适时,人体会不自觉地调整走路姿势,以减轻疼痛部位的负担,从而导致走路左右摇摆。这种步态不仅会影响行走的稳定性,还可能进一步加重关节的损伤。
腿打软 每月出现3次以上膝盖突然发软的情况,要引起高度重视,警惕软骨、半月板碎片或关节鼠作祟。软骨碎片可能是由于关节软骨或半月板磨损、脱落形成的,关节鼠可能是增生的骨赘脱落形成的,当这些碎片在关节腔内移动时卡在关节间隙内,会刺激关节周围的神经,导致膝盖突然疼痛、发软,甚至有摔倒的危险。
起坐难 坐在椅子上,不扶扶手,尝试在5秒内站起来。如果无法完成,说明肌力下降30%以上。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对于维持关节的稳定性和正常功能起着重要作用,当肌力下降时,关节的负担会加重,容易引发膝盖问题。同时,肌力下降也会影响日常生活的质量,如上下楼梯、起身坐下等动作都会变得困难。
三种情况“膝”望你就医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以下3种症状,要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夜间膝盖持续性疼痛:如果夜间膝盖出现持续性疼痛,且疼痛程度较重,影响睡眠,这可能是膝关节严重病变的表现,如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等。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疗。
关节红肿发热持续3天:关节红肿发热是炎症的表现,如果持续3天以上,可能是膝关节感染、痛风性关节炎等疾病引起的。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或拖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抗感染、消炎等治疗。
晨僵超过30分钟:晨僵是指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活动不灵活的现象。如果晨僵时间超过30分钟,且伴有疼痛、肿胀等症状,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表现。需要及时到医院进行风湿免疫方面的检查,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莫 鹏
相关链接
膝盖日常养护指南
买菜改用拉杆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去菜市场买菜。如果提着重物行走,会增加膝关节的负担。因此,建议大家买菜时改用拉杆车,将重物放在拉杆车上拉着走,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提重物对膝关节的压力,保护膝盖健康。
厕所加装扶手:厕所是日常生活中容易发生意外的地方,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来说,是家居中比较危险的地方。在厕所加装扶手,可以在蹲起时提供支撑,降低蹲起损伤的风险。扶手的高度和位置要根据个人的身高和使用习惯进行合理安装,确保使用起来方便、安全。
选鞋记住“三平”原则:鞋子对于膝盖的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选鞋时要记住“三平”原则,即平跟、平底、平纹防滑。平跟可以保证身体的重心稳定,减少对膝关节的压力;平底可以让脚部与地面更好地接触,提高行走的稳定性;平纹防滑的鞋底可以防止滑倒,避免因摔倒而损伤膝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