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蔡泽青 通讯员 卢晓新
揭阳,活力古邑、产业强市!
近年来,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莅揭调研指示精神,坚持“三产并举、产业强市,陆海统筹、区域协同”,按照市委“1135”工作思路,聚焦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大抓产业、大抓招商、大抓项目,擂紧“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攻坚战的“奋进鼓”,全力建设产业强市、和美揭阳,加快打造粤东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山海赋能 平台筑梦
在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一座现代化的石化新城正在崛起。中石油广东石化炼化一体化项目自2023年投产以来实现产值超2500亿元,引领着揭阳石化产业驶向绿色发展的蓝海;东粤化学投产世界首台套年20万吨废塑料裂解装置成功试生产,将“白色污染”转化为宝贵资源;巨正源、伊斯科等产业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
惠来临港产业园则借海发力,国电投90万千瓦海上风电全容量并网,广东蓝水全球首台3800吨龙门吊矗立海湾。
八大重点园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490家,2024年新增161家工业企业入园。揭阳高新区跻身全国省级开发区发展潜力百强第7位,揭西产业园入选全国企业减负典型案例。
“一核双区”主平台承接产业转移项目26个、总投资104亿元。对口帮扶实现良好开局,莞揭科智园、莞揭科创园、深国际物流等一批优质项目成功落户合作园区。
集群成势 链动未来
揭阳锚定8000亿元产业集群目标,全力打造“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
绿色石化与海洋经济双轮驱动。115.45公里优质海岸线、22个海港码头泊位形成战略支撑(含30万吨级1个、12万吨级1个、10万吨级4个)。广东石化带动凯美特、邦盛等项目构建“原油-化工原料-终端产品”产业树。2024年绿色石化工业产值约1179亿元。“惠鲍一号”养殖平台踏浪而来,“风渔融合”模式开创全国先例。
服装制鞋、五金机电、食品加工、物流电商、大健康五大特色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服装制鞋产业规模超1500亿元,家居服产能占全国半壁江山;微电机年产量超过40亿只,占全国四分之一;物流电商年快递量44.1亿件。
“揭阳制造” 转型蝶变
在近两年的广交会上,“揭阳制造”产品的美誉度与知名度正不断提升。
揭阳推动传统产业破茧成蝶,近三年700家企业“小升规”。2024年17家入选省制造业500强、数量居粤东西北首位。以成功入选省级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为契机,带动376家企业开展技术改造,320家实施数字化转型。
全省首个科技成果“先使用后付费”改革落地,榕江实验室、新材料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如虎添翼,亨通深海海管、巨轮智能RV减速器等“卡脖子”技术实现突破。
优化服务 招商如虹
揭阳全面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真心实意优服务、真金白银降成本、用心用情帮企业,用服务“真心”换投资“放心”,让广大企业家到揭阳投资兴业的信心不断增强。
我市以“一把手”工程破题,构建“平台+大使”招商网络,在全国设立17个驻外平台,32位招商大使牵线搭桥。建立“1+7”产业集群专班推进机制,深入开展“两比两论”活动,激励干部在产业发展中比担当,在和美村居中比贡献,在创先争优中论作风,在改善民生中论情怀,让企业家真诚感受到揭阳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营商环境。
服务有温度,招商见力度。2023年至2025年一季度,我市累计签约项目1284个,总投资2823.8亿元。东粤化学创造“三年工程一年干成”的揭阳速度,玉湖冷链提前两年落地,百欣电商产业园年销超20亿元……“投资揭阳就是投资未来”成为商界共识。
战鼓催征马蹄疾,扬帆奋进正当时。揭阳正乘着“百千万工程”东风,苦干实干,拼搏进取,推动“一化一海五优特”产业集群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以活力为笔,在新时代的答卷上书写新的辉煌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