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三大指数昨日集体上涨,沪指六连阳再创今年以来新高。截至收盘,沪指涨0.34%,收报3647.55点;深证成指涨1.46%,收报11291.43点;创业板指涨1.96%,收报2379.82点。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8270亿元,较上周五放量1167亿元。
行业板块呈现普涨态势,能源金属、电源设备、电池、消费电子、电子元件、医疗服务、风电设备、塑料制品、光学光电子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板块逆市大跌,银行板块走势疲软。
个股方面,上涨股票数量接近4200只,逾80只股票涨停。PEEK材料概念股再度爆发,中欣氟材5天4板。算力硬件股震荡走强,胜宏科技再创历史新高。锂矿股集体大涨,盛新锂能等多股涨停。
对于后市走势,机构纷纷发表看法。
中信证券指出,相比于一些高景气但是也阶段性高位的行业,其实小微盘现阶段更需要放慢脚步。当前的市场,对于业绩兑现度较高的强产业趋势仍然保持较大的克制,但对于148倍市盈率的中证2000和TTM利润为负的微盘股很难找到继续向上的合理性。事实上,此前持续提示关注的五大行业(有色、通信、创新药、游戏、军工)的估值远比中证2000和微盘股板块合理,过去一年的上涨也主要来自盈利预期不断重塑而非纯粹拔估值。小微盘背后主要还是依靠纯粹的流动性来驱动上涨,结构性的盈利增长确实也存在,但自下而上的合理性加总后在整体上就变得不合理,小微盘整体的盈利增长远不如2015年。从驱动力来看,量化产品、小型主动权益产品以及散户贡献了小微盘的主要增量资金,同时板块的融资热度升温也远快于权重板块。未来一旦宏观逻辑逐步理顺,微盘+银行的结构可能会面临较大的挑战。因此,配置上的策略还是建议投资者聚焦在五大强产业趋势的行业,同时避免参与似是而非的资金接力交易。
银河证券表示,市场情绪还是很强的,而两融余额继续上行也符合本轮行情由流动性推升的基本判断,资金关注两融余额时隔十年再次站上2万亿元,但从两融余额占A股流通市值、两融交易额占A股成交额等指标来看,均处于历史中枢水平,所以短期资金不算亢奋或过热。但从技术角度看,或有进一步整固需求。中期来看,延续8月处于政策空窗期和中报集中披露期的判断,市场或大概率为热点轮动行情。操作层面,八月份走蓄势的概率偏大,这个阶段中期布局要坚守自我,而且市场出现调整后对中线布局会显得更加关键,中期建议继续关注反内卷、科技自主、创新药等景气度趋势向好的方向。短期维度下,考虑到短线(情绪)博弈的难度依然较大,仍建议以左侧埋伏为主,持有板块若情绪催化(快速拉升),则适当兑现,短线可关注军工、机器人、新消费等可能出现情绪发酵的方向。短线交易要密切留意事件(情绪)落地前后的股价表现,不宜有太高的预期。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展望后市,投资者普遍对牛市有期待,但对短期市场的分歧有所加大。总结短期市场面临的阻力:一是2025年三季度市场预期经济回落和政策重点是调结构,宏观环境暂时不支持指数向上突破。二是牛市结构主线尚未确立。牛市中要做动量,但最强动量应该从牛市的核心叙事中诞生。医药和海外算力是独立高景气,但牛市主线需要内涵外延更大纵深,国内科技突破、全球市占率高的制造业反内卷,才是潜在的牛市主线方向。不过,牛市氛围不会轻易消失。三季度宏观组合不利,不会影响2026年供需格局改善预期,只会带来小波段调整。真正可能影响牛市氛围的因素:一是2026年中前后才是供需格局改善的验证期,彼时如果需求显著回落,才构成中期基本面改善的证伪。二是中国制造业竞争力强才是关键基本面,如果中国制造竞争优势被约束,才会破坏牛市氛围。因此,9月初之前,A股可能反复有行情。9月初之后,A股存在内生调整压力。稳定资本市场预期政策可能再次发力。时间已经是牛市的朋友,核心是时间是基本面改善和增量资金流入的朋友。继续维持2025年四季度好于2025年三季度,2026年会更好的判断。配置方面,短期强势结构医药、海外算力是高景气方向,也凝结了市场对牛市的期待,独立行情演绎过程中,板块的相对性价比有所降低,后续这些方向可能与市场齐涨共跌。9月初之前,国防军工可能反复有机会。同时短期板块轮动变为不变,目前相对性价比较高的方向是新消费,可能轮涨补涨。后续市场休整波段,高股息可能再次阶段性占优。综 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