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国务院印发《关于全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
·水塘河道换新颜 渠…
·“粤就业”助您“一网…
·我国全面启动医疗卫生…
·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
·揭阳潮人之家·潮汕青…
·“人工智能+”加速释…
·推进重要节点风貌提升…
·提升全民科学素质
·坚定不移铸牢政治忠诚…
·筑牢健康揭阳数据基石
·撬动融资近50亿元 …
·年轻一族爱上“新中式…
·男子怀疑赌场“出老千…
·表彰先进 凝聚师心
·“梳线织景”展新颜 …
·指数再创年内新高!电…
·2024年我国居民人…
·国产离子回旋加热系统…
·冲突外溢?无人机事件…
·揭阳市青少年课外篮球…
·公安部上线环境资源和…
·对骗保行为“零容忍”…
·前8个月我国汽车产销…
·加速迭代,提升服务质…
·懂你所需,贷你所想
·及时识别风险 守住…
·借力资金流信息平台破…
·创业板指涨超5% …
·近30家公募披露上半…
·配置比例有望持续提升
·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
·书写城乡教育优质均衡…
·打造宜居宜业新图景
·干群齐心协力提升城乡…
·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健全服务网络 助力…
·将优质医疗资源送到群…
·强化人才培养 助力乡…
·为建设生态宜居占陇筑…
·改善乡村交通条件 带…
·以微光之力,推动区域…
·守护成长,做学生心中…
·小学生文明礼仪习惯养…
·树先进榜样 聚奋进…
·我的老师
·惠来县: 办好民生教…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南粤优秀教师刘珊珊:
守护成长,做学生心中“温暖的灯塔”

时间:2025/9/12

 

刘珊珊在课程中融入日常行为活动,培养孩子们的劳动和自理能力。杨小琪 摄

  □记者 洪炯珊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普宁市特殊教育学校刘珊珊老师荣获“南粤优秀教师”称号。来自江西的她,自2015年8月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特殊教育专业毕业入职以来,深耕普宁特殊教育领域已十载。10年来,她始终以“让每个特殊孩子都能拥有尊严与未来”为信念,秉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生活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用爱心融化隔阂,用专业破解难题,在无声、无光、懵懂的世界里,为孩子们搭建起通往希望的桥梁,成为家长心中“放心的依靠”、学生眼中“温暖的灯塔”。

  以爱为钥,叩开学生心灵之门

  刘珊珊始终认为,特殊教育不只是知识传授,更关乎功能康复、信心建立与人格滋养。每个特殊孩子都是独特的星星,她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细化到每一天、每一刻以及对每一个孩子的呵护与教导中。她不仅是老师,更是“妈妈”、是“朋友”、是“康复师”。面对孤独症、脑瘫、听障等不同障碍类型的学生,她始终坚持“一人一策”,用极致的耐心走进孩子的内心。

  2020年,孤独症新生小宇入学时拒绝与人对视,情绪失控时甚至抓伤自己。为打开小宇的心门,刘珊珊每天提前半小时到校,用积木搭建“欢迎角”热情迎接;课间陪他散步,以轻拍肩膀传递安全感;放学后与家长制定“家校同步方案”,教家长用“代币”强化帮助小宇理解指令。三个月后,小宇第一次主动说“老师,花……好看”,这让她热泪盈眶。如今,小宇不仅能正常参与课堂活动,还能在学校体育节上表演。这样的“突破”,在刘珊珊的教学生涯里不是个例:她曾连续两年用课后时间帮助学生琳琳做康复训练,帮她按摩僵硬的腿部;曾自掏腰包为听障学生购买美术工具,教他们用色彩打开不一样的感官大门;她的办公桌抽屉里,永远备着糖果、湿巾和应急药品,只为及时安抚孩子的情绪。

  “光有爱还不够,特殊孩子更需要专业的教育方法。”刘珊珊老师深知,特殊教育的专业性直接决定孩子的成长质量。在教学实践中,她坚持“一人一案”,为每个学生制定个别化教育计划。她细致地评估每个学生的能力基线、优势和需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和活动。针对听障学生“学语难”,她创新“多感官融合教学法”,将拼音发音拆解为“口型观察+触觉感知+视觉提示”,教“b”音时让学生摸喉咙感受振动、看嘴唇变化;为帮孤独症学生理解“颜色”,她收集花草、布料,让孩子通过嗅觉触觉感知“春天的绿色”。她还制作情绪卡片、设计串珠子等趣味活动,助力孩子掌握自理与沟通能力。

  在她的努力下,很多曾经能力受限的孩子,逐步学会了生活自理、与人沟通、甚至掌握了基础的文化知识和一技之长,为他们未来融入社会、实现自我价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业赋能,带领孩子们“站起来、走出去”

  十年特教路,刘珊珊坦言“百感交集,但无怨无悔”——她曾因一开始的语言不通、饮食差异而感到不习惯,也曾因学生出现情绪问题感到无力,因高强度工作倍感疲惫。但是,来自学校的关爱以及孩子们的信任,让她前进的脚步更加坚定。她说:“工作上,我们学校校长吴瑞英亲自带领着老师们深耕课堂,开发适合特殊儿童的校本课程,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生活上,学校照顾着来自不同省份教师的生活习惯,带大家品尝本地美食,陪老师们一起过节,让我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如今,作为骨干教师,刘珊珊主动承担“传帮带”责任:每周开展教学分享会,将十年经验传授给新教师。带领青年教师开展课题研究,由她担任组长的《潮汕功夫茶课程对提升特殊教育儿童综合素养的实践研究》,于2022年6月立项为广东省特殊教育内涵建设示范项目。该课程融合潮汕工夫茶文化与特教,让学生在传承文化的同时养成劳动习惯、提升自理能力,为融入社会奠定基础。

  “特殊教育不是‘养着’,而是帮孩子‘站起来、走出去’。”刘珊珊在日常教学之外,还格外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社会适应能力,多次为他们搭建展示平台。她带领听障学生练手语舞、孤独症学生做美工,指导“小手掌·伴成长”手工坊多次获市级艺术工作坊展示一等奖;普宁市庆“七一”文艺汇演中,她指导的学生节目获小学组一等奖;张宇杭同学在她鼓励下,凭消防漫画获市级三等奖;诵读节目《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获“文明实践在普宁”展演二等奖,让特殊孩子的才华被更多人看见。

  “10年来,我收获的是任何职业都无法替代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刘珊珊说,这种幸福不是来自学生考了多少分,而是来自于那些微小的进步:一个从不看你的孩子第一次与你有眼神交流,一个不会说话的孩子第一次发出模糊的音节叫“老师”,一个情绪失控的孩子学会了用语言表达“我生气了”……这些瞬间,就是照亮她前进道路的星光。“每个特殊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愿做点亮星光的人,陪他们慢慢发光,直到照亮自己的小世界。”刘珊珊的教学笔记里,写满了对特教事业的热爱与坚守,这也是她获评“南粤优秀教师”的最好注脚。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