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胜利之师迈向世界一流
·三方签约共促海洋经济…
·用脚步践行公益 用…
·从细节出发 为文明…
·让书香浸润乡村每个角…
·揭阳市“‘百千万工程…
·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
·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
·海军福建舰赴南海相关…
·国家网信办拟对大型网…
·前8个月中国人民币贷…
·诺如病毒胃肠炎诊疗方…
·中国现代化的求索之路
·用史料织就两宋战争史…
·  汉字里的祖先生活
·新书荐读
·在图书馆遇见秋天
·秋山拾菌记
·热爱是心中的一团火,…
·秋有板栗香
·和妻子一起做葡萄酱
·人间有味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在图书馆遇见秋天

时间:2025/9/13

□朱明坤

  九月的一个午后,我推开图书馆的玻璃门。一阵凉风趁隙钻入,掀动桌上几张索引卡,又悄悄偃息。管理员抬头笑了笑,像是熟识秋意的同谋。这般时节,图书馆最是宜人。夏日的燥热已然退去,冬日的严寒尚未抵达,唯有秋的明净充盈其间。

  我惯常坐在靠窗位置。窗外一棵老银杏,今夏还郁郁葱葱,如今已缀满淡金。阳光斜照时,叶片透亮如黄玉,风一过便簌簌地笑。有时飘下几片,贴着玻璃滑落,像在与我打招呼。树下常有一对老夫妇,并肩坐着读报。老太太戴老花镜,老爷子拄拐杖,两人偶尔低语,多半时候只是静坐。他们的沉默与馆内的寂静融为一体,成了秋日风景的一部分。

  室内极静,唯闻翻书声沙沙。这声音与秋声颇有相通处,都是轻轻的,碎碎的,藏着无数心事。一位女生在读英语,声音压得低低的,宛如秋虫唧唧。远处有人敲键盘,清脆如雨打芭蕉。这些声音融在一处,成了秋日里最自然的合奏。偶尔有小儿啼哭,母亲便抱她到廊下,轻声哼着歌谣。那歌声隔着玻璃隐隐传来,与馆内的静谧水乳交融。

  取来《瓦尔登湖》。这书适合秋读,梭罗在书中细细描摹瓦尔登湖的秋日,湖水如何映照天空的湛蓝与树林的绚烂,他本人又如何偏选这时节隐居,与秋风共清寂,与霜叶同沉思。读着读着,忽觉窗外那银杏树也成了瓦尔登湖边的树,而我虽在城中,心却暂得山林之趣。书中夹着前人的批注,铅笔字迹已然模糊:“十九岁秋日读此,心有戚戚。”不知这位读者今在何处,是否还记得当年的秋思。

  茶凉了。起身续热水,看见走廊书架间斜阳铺地,光影斑驳如橘猫背上的斑纹。两个学生蹲着找书,发梢染了金色,俨然一幅油画。哲学区的老先生在抄录康德,钢笔划过纸面,沙沙如秋蚕食叶。儿童区有个小女孩盘腿坐地,抱本《昆虫记》读得入迷,不时伸手比划着螳螂的姿势。

  返座时,邻座已换人。一位老先生在读《诗经》,手指逐字移动,唇齿微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他念得极轻,却让我听见了。这诗句穿越三千年,依然带着溱洧河边的秋凉。忽然觉得,图书馆真是个奇妙所在,不同时空的秋日在此相遇交融。架上《奥德赛》里地中海的金风,正与《红楼梦》中大观园的桂香暗暗交织。

  窗外天色渐暗,云霞染成橘红。几个孩童在树下捡白果,笑声脆生生溅进来。管理员推着铁皮书车穿梭其间,车轮碾过水磨石地面,发出秋收时节谷粒入仓般的饱满声响。她将散落的书籍归位,动作轻柔如拾穗人。

  闭馆铃声响起时,我正在读里尔克的《秋日》:“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秋风刮过田野。”诗句如银杏叶般在心上打了个转,又轻轻落下。

  众人开始收拾物什。穿格纹衫的男生小心合上《存在与虚无》,鬓角斑白的老者用丝巾仔细包好《陶庵梦忆》。穿校服的少女将《飞鸟集》贴在胸前,眼里还留着泰戈尔的余晖。这些不同的读者,不同的书籍,在此刻的秋光里达成某种默契。

  归途上,银杏叶铺满地面。踩上去沙沙作响,竟与馆内翻书声相似。忽然明白,秋日本就是天地间一部大书,风翻哪页读哪页,不必拘泥于章节。而图书馆不过是将这浩荡秋声,收拢在一室之内,待人静聆。

  秋风习习,我抱紧怀中书册,如同揣着一整个秋天的暖意。想起博尔赫斯说过,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若真如此,秋天的图书馆,大约是最接近天堂的所在了。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