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小薇
有些初见,是梦里千回百转的续章。踏上敦煌,所有回眸,便都有了归处。
许是期待太久,许是“近乡情怯”,探访莫高窟的前夜,我辗转难眠,梦境与现实交织翻滚。幸而次日天光澄澈,清风和煦,将心头那份朝圣般的凝重,拂淡了几分。我特意换上一袭红裙,仿佛一场盛大的仪式,带着无比的虔诚,奔赴这场千年之约。
八月的敦煌,人潮如织。我们只购得应急票,仅能参观四个洞窟,亦无专人讲解,唯有窟门的工作人员作简短的介绍。即便如此,我与女儿仍在每一扇门前驻足,凝神听完每一个字,方才郑重地跨入那千年时空。
首先迎接我们的是第96窟,九层楼阁之下的北大像。随着人流挪入窟内,昏暗的光线与斑驳的壁画瞬间将人包裹,那不仅是艺术的呈现,更是无声的诉说。仰头望去,依山而塑的弥勒大佛慈悲垂目,35.5米的身躯需以近乎仰望的姿态才能得见全貌。他自初唐端坐至今,静观沧桑。那一刻,仿佛与他相距甚远,又似被一束温暖的柔光轻轻笼罩。
随后走过的130窟、148窟与138窟,如同在时光长廊中匆匆掠过。莫高窟第二大的弥勒佛、涅槃的释迦牟尼、融合历代痕迹的阴家窟……每一尊塑像、每一笔壁画都在低语,而那无法停留、不能记录的遗憾,与瑰宝本身的残缺一样,刻成了历史的伤疤,令人意难平。
走出洞窟,我们在九层塔前合影,在黄土墙边留影,坐在石凳上对着漫天黄沙发呆。急切地想抓住什么,却深知什么也抓不住,唯留漫天的风沙与一声叹息。万幸,还有《又见敦煌》。
在莫高窟西北侧,一座淡蓝色的建筑如一滴清泪,镶嵌于无垠的黄土之中,那便是大型实景演出项目《又见敦煌》剧场。其独特的外形已预示着这将是一次非凡的体验,而之后的震撼,远超想象。
检票入场,没有座椅,我们立于昏暗之中,一片茫然又满怀期待。忽然,历史从深处走来。第一个蹒跚而至的,是张骞。他声声追问:“请问此地是敦煌吗?”“这里是敦煌吗?”“这里是敦煌吗?”观众们齐声应和着。当这位枯槁的老人颤抖着双手,高喊“我终于又回到大汉的土地上”时,我瞬间哽咽,与他一同穿越回千年前的故土。
最撕心裂肺的一幕,属于1907年的王圆箓。夜色中,这个佝偻的道士,正将敦煌的珍宝装入斯坦因的马车。他喃喃自语着“做见不得人的事要往身上抹红”,内心的挣扎与时代的无奈,刺疼了每个观众的心。而当窟中的菩萨显形,即将远行却又依依不舍时,一位菩萨温柔地开口:“孩子,我不会怪你……我永远都在,我在你的清晨,我在你的夜晚,我是你的山川,我是你的大海,我是你的太阳,我是你的麦田……”这一幕,让历史的对错失去了简单的尺度,只余下浩瀚的悲悯与宽容。灯光下,我泪流满面,被一种巨大的释怀与温暖紧紧拥抱。原来,我们或许都错怪了他,那个在时代洪流中无力挣扎的小人物。
我们继续前行,遇见索靖、张议潮,也遇见了那位名叫米微的粟特女子。脚下的玻璃地屏亮起,再现了她被遗弃后的凄苦生活。那封写于公元312年、直到1907年才被斯坦因带走的信笺,字字泣血:“为了你,我在敦煌等待了三年……”千年守望,等来的却是永恒的别离,这份幽怨穿越时空,依旧令人心碎。
场景再变,黄沙漫卷,我们倏忽间已置身于苍茫的玉门关前。诗人王维身姿挺拔如塞外白杨,就站在那时光的隘口,吟诵那首《送元二使安西》。那声音穿透千年风沙,将离愁别绪凝成永恒的瞬间。吟罢,他缓缓转身,目光深邃如夜空,望向在场的每一个人:“你说,一年有多长?”有人答:“365天。”他微微一笑:“不,不过一瞬间。”他再问:“你说,人的一辈子有多长?”有人答:“一辈子。”他轻轻摇头:“不过一瞬间。”最后,他望向虚无的远方,问出了那个最深重的问题:“那么,一千年呢?一千年又有多长?”这一次,他不等任何人回答,便自问自答,声音温柔却具有雷霆万钧之力,重重砸在每个人的心扉之上:“不过一瞬间……”
余音袅袅,环绕不绝。是啊,一千年,不过一瞬间。方才我们所历经的一切——张骞重归故土的悲欣交集、王道士在夜色中的挣扎与哀鸣、米微夫人望穿秋水的绝望悲凉、还有佛陀的慈悲与菩萨的宽宥……所有的惊心动魄、所有的繁华与寂灭,都被压缩在这无法丈量、却重若千钧的“一瞬间”里。我们不是在看历史,我们就站在历史中央,成为那瞬间的一个呼吸。
此时,演出徐徐落幕,唯有黄绮珊空灵而充满神性的歌声如天籁般响起,充盈了整个空间,也充盈了每一颗被震撼的心灵:“你是我低头看见的大陆无边……你是我抬头看见的星辰万点……你是我的一瞬间,你是我的一千年……”我们在“黄妈”的歌声里彻底迷失,泪水模糊了视线,分不清今夕何年,舍不得离开现场,只想紧紧握住时间的手,哪怕只是一瞬间。多么希望世间的一切美好都缓缓走来,为这至味人间驻足。
走过时光的长廊来到这里,正如那句话:当你俯下身去,捧起一把黄沙,故事就会在你的掌心里。拨开尘沙,又见敦煌。
此刻,满眼都是你。你是我的一瞬间,你是我的一千年。
作者简介 郭小薇,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揭阳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著有诗集《让时间舞蹈》。诗作发表于《作品》《诗词》《淮风》等刊物及网络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