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骨年糕是上海传统名菜,排骨色泽金黄,表面酥脆,肉质鲜嫩;年糕通常选用水磨年糕,糯而不粘,颇有嚼劲。两者搭配,既有排骨的浓香,又有年糕的软糯酥脆,口感层次分明。
它的由来与上海的市井饮食文化紧密相连。早年间,上海街头的小吃摊为满足食客对“肉+主食”的双重需求,将炸得酥脆的排骨与软糯的年糕搭配,淋上咸甜酱汁,因口感丰富、性价比高,逐渐从街头小吃发展为代表性本帮菜,成为老上海人记忆中的经典味道。
这道菜的制作讲究火候与调味的平衡。先选新鲜猪肋排,切成约5厘米的块,用盐、料酒、姜片腌制30分钟去腥;年糕选长条状的糯米年糕,冷水下锅煮至半软后捞出沥干。接着给排骨裹上淀粉、蛋液,放入六成热的油锅中炸至金黄酥脆,捞出控油;年糕也下锅炸1分钟至表面微焦。随后调酱汁,锅中放少许油,加葱段、姜片爆香,倒入生抽、老抽、白糖、少许清水,煮至汤汁浓稠。最后将炸好的排骨和年糕放入酱汁中翻炒,让每块食材都裹满酱汁,即可出锅。
排骨年糕常搭配甜面酱或辣酱油等酱汁,酱汁甜中带咸,浓郁醇厚,裹在排骨和年糕上,让年糕吸取了排骨的汤汁,入口糯中发香,略有甜辣味,鲜嫩适口。
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排骨寓意生活富足。这道小吃不仅是味觉享受,还承载着一定的文化寓意,常见于节庆或日常解馋,是上海弄堂文化的缩影。
阿 铭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