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让雷锋精神在高速路上…
·炮仗花开春意浓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
·去年全市实现跨境电商…
·唱响军爱民民拥军主旋…
·为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诊…
·旗袍培训进社区 共…
·推动惠来凤梨登上更大…
·“党的好声音”唱响南…
·畅叙桑梓情谊 共谋…
·增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
·让“夕阳”生活绚丽多…
·从三个报告看2023…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
·凝心聚力,共襄民族复…
·如何推进基础研究?怎…
·这组数据为世界带来了…
·3%:稳物价就是稳民…
·惠来县自然资源局国有…
·12355: 一个服…
·骑车“叠罗汉”,5少…
·惠民政策宣传进社区
·乐享春光
·微话题
·潮州木雕:雕必有意,…
·植树护林佳话多
·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
·荒野来客
·饱含诗意的建筑礼赞
·书写与阅读的意义
·【新书荐读】
·又见梨花开
·塘埔渡怀思
·十里桃花别样红
·春天,在大鹿农业公园…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放

时间:2023/3/6

  马 赛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捕捉当代审美需求,找到传统与时代的契合点。多年来,文化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为纽带,带人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受到观众喜爱。诗词可以写下人生自得的欣喜,可以描绘光明美好的场景,也可以抒发心怀天下、激励众人的豪迈情怀……近期播出的《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欢喜、寻味、寒暑、远方等为主题,从不同视角生发诗意,抒写时代之歌。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活起来,就要紧贴人们的现实生活,深入挖掘其中的价值。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利用,生活里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唤醒人们“日用而不觉”的文化情怀,在潜移默化中让更多人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守护者。《2023中国诗词大会》将镜头对准普通人,讲述他们与诗词结缘的故事,进而在当代语境下阐释诗词内涵,描绘社会发展的蓬勃生机。

  从机长、农民工、学生到铁路工程师,节目通过讲述各行各业的人与诗词的联系,拉近人们与诗词文化的距离,润物细无声地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非遗传承人的绒花制作、琉璃烧制等技艺,手艺人的煎饼花、地面彩绘等才艺,都可以成为诗歌创作的素材。在诗与画的结合中融入竞技感,“画中有诗”环节强调生活中的诗意,文化衫、帆布包、灯罩等生活用品,都可以作为展示诗意的“舞台”,成为寄托诗情的载体。“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在被诗意浸润的日常生活中、在被传统文化丰富的生活空间里,人们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久弥坚、生生不息。

  文艺工作者还需要锚定传统焕新的关键点,完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创新。以诗词为例,“歌以咏志”,一首首流传至今的诗词仿佛一个个音符,凝结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通过今人的构思、创作,又被谱写成一首首动听的歌曲。“十年辛苦不寻常”,诗词又仿佛一粒粒种子,通过浸润、流传,到处生根开花。从中国诗词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独特的音乐思维和情感表达方式。《2023中国诗词大会》以诗词竞赛的创新形式,通过吟诵、阐释等环节,将诗词文化和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沉浸式演绎、诗词抢答题等环节,以饶有新意的方式灵活展现古典诗词之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技术的巧妙融入,生动还原《福贵岁朝图》中赏花灯、放鞭炮、滑冰车、折梅枝等传统节日活动,让当代观众体验了一把清代孩童的过年方式,领略“总把新桃换旧符”赓续至今的节日情感。《清明上河图》中北宋的街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和九色鹿等多个场景和意象的重现,也是以当代观众喜爱的方式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清楚”,让古老的文化“活起来”“动起来”。

  以诗词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彰显着中华文明的蓬勃生命力。广大文艺工作者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创作宝库,创新传播中华文化精髓,自信、从容地讲述当代中国故事,展现新时代中国风采。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