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让雷锋精神在高速路上…
·炮仗花开春意浓
·传承雷锋精神 弘扬…
·去年全市实现跨境电商…
·唱响军爱民民拥军主旋…
·为群众提供优质中医诊…
·旗袍培训进社区 共…
·推动惠来凤梨登上更大…
·“党的好声音”唱响南…
·畅叙桑梓情谊 共谋…
·增强公众保护野生动植…
·让“夕阳”生活绚丽多…
·从三个报告看2023…
·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
·凝心聚力,共襄民族复…
·如何推进基础研究?怎…
·这组数据为世界带来了…
·3%:稳物价就是稳民…
·惠来县自然资源局国有…
·12355: 一个服…
·骑车“叠罗汉”,5少…
·惠民政策宣传进社区
·乐享春光
·微话题
·潮州木雕:雕必有意,…
·植树护林佳话多
·让诗词之美在生活中绽…
·荒野来客
·饱含诗意的建筑礼赞
·书写与阅读的意义
·【新书荐读】
·又见梨花开
·塘埔渡怀思
·十里桃花别样红
·春天,在大鹿农业公园…
·用一杯咖啡的时间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饱含诗意的建筑礼赞

时间:2023/3/6

 

  《廊桥笔记》

  鲁晓敏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

  □彭忠富

  “遥闻前山相对语,跨绕溪谷数里程”,闽浙山区层峦叠嶂、溪流纵横,交通不便。就地取材,造价相对较低的廊桥,是乡民走出大山,与外界交通往来的最好选择,更是遮阳挡雨、休憩聚会的好场所。廊桥与青山绿水、炊烟村居融为一体,一座座廊桥见证了村落的日常、宗族的传承,镌刻着最质朴鲜活的信仰与道德印记。在中国廊桥之乡的浙江泰顺和庆元,木拱廊桥遍地皆是。浙江作家鲁晓敏生长的松阳县,自然环境同属于浙南闽北山地。生活环境中的传统木拱廊桥,自然不会脱离鲁晓敏的观察视野,也必然会流于他的笔下。

  近年来,鲁晓敏对全国300多座古代廊桥进行了实地探访。每走访一座廊桥,鲁晓敏都会为它整理出一份“廊桥档案”,包括地理方位、图片、长宽高、始建和重建年份等基础数据。“这座单孔石拱廊桥非常小,有些袖珍的味道,廊屋破败不堪,屋顶摇摇欲坠,瓦片碎了一地,仿佛一阵狂风就可以将廊柱折断。”鲁晓敏发现,跟江西会昌县黄雷村的这座无名廊桥类似,不少廊桥正处于废弃和任其自生自灭的状态,每年都有大量的廊桥坍塌和损毁。

  在长期关注古廊桥的过程中,鲁晓敏认为除了列入保护单位的廊桥和受村落、宗族定期维护的廊桥之外,剩下的廊桥现状大多不容乐观。中国廊桥是桥梁与房屋的珠联璧合之作,廊桥不仅仅是公共建筑,更是一些地方的文化图腾,是值得我们对其加以选择性重点保护的。在最新出版的文化随笔《廊桥笔记》中,鲁晓敏以作家的理性和视野入手,对廊桥的制作工艺、发展历史、风水文化、宗教信仰、保存状况等进行了详细解读,并将作者寻访过程中的故事融入其中。本书分为“何以廊桥”“美哉斯桥”等四个部分,堪称一场中国廊桥的文化寻访之旅。

  书中收录了一百多幅精美图片,由中国廊桥摄影人吴卫平拍摄,还原了廊桥的真实面貌,旨在让大家了解廊桥的灿烂历史和保存现状。作者以廊桥为线索,梳理廊桥两千多年的历史,呈现了中国浙南闽北、徽州、闽赣粤等五大廊桥群及“灞陵桥”等十七座典型廊桥的建筑风貌。每座廊桥都有其内在的文化价值及故事背景。从作者汩汩流淌的笔端,我们不难体会到历史的温度与人世的变迁。对廊桥这一建筑文化的探究,也能引领我们思考建筑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引导我们审视建筑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鲁晓敏和摄影师通过实地寻访、考察廊桥,采访廊桥建造者、守护者,结合历史记录和文献,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廊桥的文化内涵充分地呈现出来。譬如关于廊桥营造技艺的传播路线,作者经过考证认为,“从天府之国,廊桥传播的洪流沿着陇蜀古道进入西北地区,横向传入中原。唐代安史之乱后,一批工匠由中原进入南方山区。宋室南渡后,大批技术精良的工匠涌入了浙江,然后顺势南下,散布到了更加遥远的岭南与西南。”在廊桥东渐南下的过程中,各地工匠发挥聪明才智,极力将桥梁与地方文化糅合在一起,使之浸染了众多的民族文化色彩,出现了一个入乡随俗的嬗变,以适应当时的历史环境。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