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多参加户外活动,能让青少年更健康地生长发育。陈燕玲 摄
为促进儿童青少年营养状况改善,进一步降低生长迟缓率,帮助儿童青少年培养健康饮食习惯,充分发挥生长潜力,《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指南(2023年版)》以食养为基础,依据现代营养学理论和相关证据,以及我国传统中医的理念和调养方案,提出具有多学科优势互补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食养基本原则和食谱示例。
生长迟缓的危害
生长迟缓是指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正常身高标准参照值,反映了长期膳食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一种类型。根据《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 年)》,6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为4.8%,6~17 岁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为1.7%.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率城乡差异一直较为明显,农村约为城市的2~3 倍。
生长迟缓影响儿童青少年期的体格和智力发育,出现体能下降、学习表现不佳等,严重时容易导致罹患腹泻、肺炎等疾病,增加感染性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此外,还可能影响其成年后的身高,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发病风险,降低劳动生产能力。因此,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仍是我国当前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食养原则和建议
儿童青少年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良饮食行为或家长喂养不当,可导致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发生发展。中医理论认为,儿童青少年长期食欲不振、厌食、饮食积滞、节食等,造成脾胃运化失调,影响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
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相关科学研究文献证据,在专家组共同讨论、建立共识的基础上,对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的日常食养提出以下原则和建议。
(一)食物多样,满足生长发育需要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应保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饮食规律,能量和营养素摄入充足。做到食物多样,每餐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大豆等食物中的3 类及以上;每天食物种类达到12种以上,每周达到25种以上。
2~5岁儿童做到每天3次正餐和2次加餐;选择营养素密度高的食物或者加餐,如奶类、水果、蛋类和坚果,配以少量松软面点;每天饮奶350~500ml,饮水600~800ml.6~17 岁儿童青少年要合理安排三餐,吃好早餐;每天应摄入300ml以上液态奶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
非疾病原因导致的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常涉及挑食、偏食等原因,日常配餐过程中要注重同类食物互换,丰富食物品种,如可用杂粮或薯类部分替代米或面,避免长期食用1种主食,畜肉与禽肉互换,鱼与虾互换,各种蛋类互换等;并注重蔬菜的颜色和品种搭配。
对于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在平衡膳食基础上,适当增加瘦肉、水产品、禽类、蛋类、大豆等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每天食用奶及奶制品等富含钙的食物,同时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可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补充维生素D.吃足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动物肝脏、动物血等富含铁的食物,可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补充铁剂来预防和纠正缺铁性贫血。此外,日常膳食也要满足机体对锌、碘、维生素A、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的需求。
(二)因人因地因时食养,调理脾胃
在上述平衡膳食原则的基础上,遵循中医食养原则。合理搭配食物,体现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果为助、五畜为益的传统膳食结构特点。以健脾增食为食养总则,根据不同症状,采取不同食养方法。注意食补不能太过,以防阻滞脾胃。在调理脾胃基础上,要兼顾其他脏器。
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进行食养,根据各地地理环境特点、饮食习惯和食物供应特点,选择适宜的食物。儿童青少年也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因时调养原则。春天寒气渐退,阳气生发,应适当摄入辛温之物助阳气之生发,如葱、蒜、韭菜等。夏季阳气外越而体内阳虚,应少食生冷。秋季干燥,应选择甘润养肺类食物,如雪梨、银耳。冬季寒冷,在温补之余,应不忘养阴,可适当食用鸭肉、猪肉等。
(三)合理烹调,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宜选择性质平和、易于消化、健脾开胃的食物。合理烹调,宜采用蒸、煮、炖、煨等烹饪方式,少用油炸、烧烤、腌渍等方式。
儿童脾胃功能薄弱,不健康的饮食行为,如偏食、过食、贪凉等,易导致儿童脾胃运化失调,气血不足,不能满足生长发育需要,出现消化不良、食积等情况。养成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是脾胃运化功能良好的重要因素。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挑食偏食、不饥饱无常,合理选择零食,足量饮水,不喝含糖饮料。避免生冷、油腻、坚硬、不洁的食物,少吃高盐、高糖、高脂及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2~5岁儿童膳食少用调料,经常变换食物形状或质地、食物分量、烹调方式等,提高儿童食欲。对于2~3岁幼儿,食物制作要适当细碎软烂,食用坚果类、整粒豆类食物时应避免呛入气管,不建议提供带碎骨、带刺、带核和带壳食物,避免进食意外。鼓励儿童尝试新食物并给予表扬,提高其对食物的接受度。引导儿童自主、专心进食,保证进食时不看电视、玩玩具或做游戏,尽量固定进餐时间,营造温馨进餐环境。6~17岁儿童青少年要做到不盲目节食、不暴饮暴食。禁止饮用含酒精饮品,少吃腌菜、辣条、糖果、蜜饯、人造奶油蛋糕、冰淇淋、肥肉等食物。尽量在家就餐,建立进食兴趣,在外就餐也要注重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尤其要注意食物的新鲜卫生。
(四)保持适宜的身体活动,关注睡眠和心理健康
适宜的身体活动可增强食欲,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功能;对于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儿童青少年,可促进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有助于身高增长。
建议生长迟缓儿童青少年通过中等强度的身体活动(如跳绳、篮球、游泳等),结合传统健身方式(如八段锦、五禽戏、武术等),促进生长发育。每周还应有3天强化肌肉力量和/或骨健康的运动(如拔河、跳远等)。
建议2~5 岁儿童每天身体活动总时间应达到3小时,每天户外活动至少2小时,其中中等及以上强度身体活动时间累计不少于1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每天累计进行不少于1小时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可适当延长。
减少静坐时间,2~5岁儿童每天视屏(看电视、手机等电子屏幕)时间不超过 1 小时,6~17岁儿童青少年不超过2小时,越少越好。同时,应倡导规律运动和食养相结合,促进儿童青少年体格发育。
充足的睡眠是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重要保证。“胃不和则卧不安”,消化功能不良会影响睡眠,进而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出现身材矮小。应培养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睡眠习惯,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2~5 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10~13小时,其中包括1~2小时午睡时间;6~12岁儿童每天睡眠时长应为9~12 小时,13~17岁儿童青少年应为8~10小时。
除了上述四点,还应认识到营养教育是改善儿童青少年营养健康状况的有效措施,是营养改善的基础和核心。家长可和孩子一起设定营养目标,通过参与、言传身教等方式鼓励儿童青少年做到平衡膳食,不采用强制方式增加其食物摄入。此外,还要及时了解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情况,必要时在医师或营养指导人员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营养素补充剂。长期生长发育不理想、改善效果不明显或疾病原因导致生长迟缓的儿童青少年,应到医院就诊。
陈燕玲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