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分辨率:1024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返回揭阳新闻网
新闻报料:8276111 广告联系:8210420
 相关新闻
·强化理论武装 奋力…
·让“诚信”助力城管执…
·鲜花寄哀思 祭扫更“…
·“体检”山河 防灾…
·各部门统筹做好清明时…
·紧盯重点领域 落实落…
·赓续红色血脉 凝聚…
·推动纺织服装产业向高…
·扩大税收宣传的影响力…
·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筑…
·新版出生医学证明4月…
·交通宣传零距离 安全…
·清明出行应文明,言行…
·文明出行非小事
·亲近自然 感知春天
·微话题
·颜值内涵双提升,村美…
·多管齐下打造畅通有序…
·推动文化旅游体育 事…
·打击欺诈骗保行为 维…
·传承红色基因 汲取…
·闲置空地“巧变”停车…
·内外兼修
·网来网往
·一张蓝图绘到底 推…
·揭东区今年将办好十件…
·增强监督实效 彰显…
·紧扣发展要务献良策 …
·揭东区召开一季度应急…
·揭东区师生齐动手 共…
·揭东区市场监管局开展…
·暖心志愿活动温暖“星…
·牢牢把握“学思想、强…
·“菜篮子”“果盘子”…
·为抑制通胀 美联储…
·特朗普刑事案标志美国…
·此间春光好,告与先人…
·清明假期 踏青休闲
·芬兰正式加入北约
·斐济重申反对日本核污…
·3月银行二级资本债供…
·理财产品再现提前“退…
·渠道竞争加剧 银行…
·手续简便快捷 还款…
·农业银行信用卡送消费…
·缓释净息差下行压力
·提升师生反洗钱意识和…
·中国银行获国家外汇管…
·“智”存工行 稳享…
·清明时节话食俗
·难忘儿时那酱香
·南昌瓦罐汤
·山东煎饼
·烤五花肉
·金针菇炒鸡蛋
首页揭阳日报PDF版
清明时节话食俗

时间:2023/4/6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的风俗活动有扫墓祭祖和踏青游玩。那么,清明节还有哪些食俗呢?清明节的风俗食物多与糯米、艾草等有关,主要有朴籽粿、青团、艾粄、蒿子粑粑、乌稔饭、暖菇包等。

  朴籽粿

  清明节期间,潮汕地区素有“清明食叶”的民俗,就是用新鲜的朴籽树叶制作朴籽粿,这既是潮汕地区的传统习俗,也充分展现了潮汕的民俗风情和美食特色。每逢清明节,祭奠先人时供奉上朴籽粿,是潮汕人缅怀先人的特有方式。

  制作朴籽粿的关键是朴籽叶,其具有清热、去积、和胃的功效。制作时,先将朴籽叶洗净、捞出、沥干。其次,用刀将树叶剁碎,与已经浸泡1个小时的粿条米混合在一起,接着放进磨浆机碾成浆汁,再加上一定比例的面粉、白糖、泡打粉搅拌成绿色粉浆。最后,准备干净的传统大鼎加水煮开,在上面摆放好专用的碗形陶模,接着在陶模碗里放进纸碗,再往纸碗倒入调配后的绿色粉浆,然后盖上盖子蒸熟,大约半小时后,就可闻到朴籽树特有的清香味了。

  因为朴籽粿是用朴籽树的叶子制作的,所以做出来的朴籽粿是浅绿色的,其形状因使用的模具不同而各异,最常见的形状是圆形和红桃粿形。

  青团

  青团是江南地区的传统特色小吃,外表呈青色,其制作是用艾草的汁拌进糯米粉里,再包裹进豆沙馅儿或者莲蓉,不甜不腻,带有清淡却悠长的清香。

  制作青团时,有的采用浆麦草,有的采用青艾汁,也有的用其他绿叶蔬菜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制成。

  青团是江南人家在清明节时吃的一道传统点心。据考证,青团之称大约始于唐代,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每逢清明节几乎都要蒸青团,古时候人们制作青团主要用于祭祀,虽然青团流传至今已上千年,外形一直没有变化,但它作为祭品的功能已日益淡化,而是成了一道时令性很强的小吃。

  艾粄

  清明节制作艾粄,是流传于客家地区上千年的习俗。“粄”为客家方言里各类糯米或黏米糕点的通称。艾粄一般在清明期间制作使用,故属于清明粄.客家人有句老话,叫“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

  清明粄包括“艾粄”“田艾(鼠曲草)粄”“苎叶粄”等。每年清明节,人们外出祭祀、踏青时便会采摘些鲜嫩的艾叶、鼠曲草、竺叶、鸡矢藤和使君子等,用于制作各类清明粄.各地制作艾粄的方法及相关习俗都大同小异,甜馅或咸馅、清蒸或煎炸的食用方法各有千秋。江浙一带通常包入豆沙馅或其他甜馅制成团状;客家人一般将艾粄压成扁圆状,以甜味为主;江西地区则喜欢裹肉馅并捏成饺子形。

  蒿子粑粑

  蒿子粑粑也叫蒿子粑,是安徽江淮、江南地区流传的一种特色食品,主要以蒿子、米粉、腊肉为原料精制而成。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鲜色美。在大别山腹地的霍山县民间,传说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吃蒿子粑粑可以“巴魂”。

  制作蒿子粑粑用的蒿叶是一种香蒿,其正面是深绿色,背面是白色,因生长在野外,采摘时可闻到有股特殊的清香味,是绝对的绿色无公害健康保健食品。此外,蒿子本身就是一种野菜,有抗疟、抗菌、抗寄生虫、解热等药用价值,在春天吃蒿子粑粑对身体很有益处。

  乌稔饭

  乌稔饭又称乌米饭,吃乌稔饭是浙江泰顺畲族清明食俗,在浙闽地区有很大影响力。据畲族民间传说,做乌稔饭是为了纪念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抗击官兵的英勇故事而来。

  传说中,唐代畲族英雄雷万兴率起义军抗击官军围剿,以乌稔果充饥而军威大振,于农历三月初三这天突围成功,接着连战连捷。畲民为纪念此事,此后每年农历三月初三都要吃乌米饭,并集会对歌,渐渐地,这一天就成了一个独特的节日。

  烧制乌稔饭时,先从山地里采来野生乌稔树的树叶,将乌稔嫩叶洗净,然后放入清水中煮沸,捞起树叶。再将其置于石臼中捣烂后,用布包好放入锅中浸泡,大约9小时后捞出布包,将白花花的糯米倒入乌黑的汤汁里烧煮,煮熟时即可食用。

  暖菇包

  暖菇包是福建泰宁的传统特色小吃。暖菇包原料学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当地人称为暖菇草。每年清明前夕,田间地头长满鼠曲草,毛茸茸、鲜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时节,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节。

  在泰宁,制作暖菇包南北片有些差异。南片制作暖菇包,用的是新鲜采摘的暖菇草原料,形似圆月,类似包子;北片制作暖菇包,则用暖菇粉制作,形状类似弯月,更像水饺。

  陈洁丹 整理

首页 | 报社简介 | 揭阳日报通讯 | 网上投稿 | 新闻记者查验 | 教育周刊

粤公网安备 44520202000203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CN44-0033 备案号:粤ICP备09091489号   揭阳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