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媚
“一二三,洗浴免穿衫,三四五,洗浴壮过老石部……”,这些歌谣被乡村孩童大声念出口之后就充满了英雄气魄。他们念完之后便以一种轻松的姿态跃入水中,像鱼儿一样钻进了河里。这条被日暮的金光映照得明亮辉煌的河流,便是孕育了家乡世世代代的生命源头。
河对岸还有村庄,与家乡隔河相望,于是河上就有渡口,有专门负责两边村民来往的渡船。人们只需在岸边朝对面呼喊几句,挥一挥手,渡伯见着了,就会驾船来渡。隔一会儿,便可瞧见那小船徐徐驶来。
一天,村民听闻那边有壮汉上山打猎,意外擒获了一条大蟒蛇,激动得连夜四处奔走相告,消息很快在每家每户中传开。我奔回家大喊:“妈,大蟒蛇长啥样啊?我要去看……”话音未落,遭怒瞪一眼:“莫去!你要敢当‘山精婆’,看我怎么理落你。”被母亲怒斥的我仍无法打消去看的念头,更添一波又一波的村民看完回来之后,又把蟒蛇描述得多么惊悚新奇,实在坐不住了,我和小伙伴们偷偷坐船去了。
我在船上感受到河的气息。河旁生长着清香的野花、茂密的芦苇和紫色蒲公英,暑气逼人的热风吹起花絮漫天飞舞个不停,还有的纷纷扬扬从天而降,连蜿蜒流淌的河水也泛起了笑容,河面上金光浮跃,跃跳出一串串优美动听的音符。
下了船,穿过一片长长的青翠竹林,那小道特别狭窄,只容得一辆单车通过。出了竹林,不知往何处去,正当迷惑时,同渡船上的人也走出竹林,也许我们目的地是一致的,反正我们不识得路,在后头跟着就是。那热天把人晒得头晕目眩,口焦舌燥,口袋里紧握着两毛钱却怎么也不舍得花出去。不知过了多久,前方出现更多的人,他们簇拥着一位四十来岁的大哥,满脸钦佩的神色像是围住了大英雄一般,我们赶紧丢下单车,小跑过去,跟着吆喝声同挤进一间乌黑狭小的瓦房。屋里闹哄哄的,“你们快看,下次来可就看不到咯……”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耳边吵得厉害。几声“走走走,关门了”响起,我后背给人推了一把,在众人乱哄哄下出了那间瓦房。
我又坐船回来了。这回河流只剩下一片金光。因为脑子里只有粗壮有力的身子盘成蚊香形状,眼睛微微闭着偶尔射出几道寒光,铁笼里还放着一只活生生的公鸡,大蟒蛇依然纹丝不动,公鸡似乎还没意识到什么,还在有一搭没一搭地啄它的米。它比我想象中可爱多了,此刻被圈养起来当作展览品展示,是否会感到彷徨失措或孤独无助呢?我忽然想起大蟒蛇的安全,不知道它最终是重返野外森林或是被送到动物园。临河村庄的孩子,各种蛇虫并不陌生,这种巨型动物还比较少见。
想着想着,远处的夕阳比来时更温柔,斜斜地徘徊在天边,连续地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远处一青年正曲着腰,细细地理顺手中的渔网,瞄准位置,用力地向目标点抛开,渔网慢慢没入水中,鱼儿还来不及躲,就被网钩住了。渡船在金色的河流里摇晃着,摇晃着,对岸船客正在招手,不觉催促渡伯“快快快,伊人爱搭船啦,快快快,我们回家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