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不及说完的故事: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生命纪实》
[瑞典]约万·拉杰斯 迪娜·拉杰斯 著
卢 建 白 丽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彭忠富
在瑞典军事博物馆的展台上有一个袖珍日记本。那是劳尔·瓦伦堡于1944年写下的日记,页面上记录着他将要会见的人的姓名以及会见的日期、时间。彼时,情势十分危急。所有人都知道俄国人已经在路上,纳粹分子们在抓紧时间疯狂杀戮犹太人。作为瑞典驻匈牙利的外交官,瓦伦堡收买德军军官,发给犹太人瑞典保护护照。他亲自前往火车站,成功地将已经被关押的犹太人释放。经过和德军的艰难谈判,他建造了保护所用来藏匿犹太人,一次又一次他都冒着生命危险。由于靠一己之力拯救了大批犹太人的生命,瓦伦堡在二战后被瑞典首相誉为“人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的象征”。
在这些被营救的犹太人里面,其中就有二战幸存者迪娜·拉杰斯的祖父内森·韦斯。因此,当数十年后,迪娜在瓦伦堡的袖珍日记本里见到祖父的姓名时,一下子回忆起自己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光。那时,迪娜和母亲住在布达佩斯,随时可能被杀害。它还承载着瓦伦堡如何将迪娜在犹太人区的祖父母从死亡边缘拯救回来的记忆。对此,迪娜非常感激。迪娜认为,瑞典军事博物馆收藏瓦伦堡的袖珍日记本很有意义,相信通过这本日记本的展示,每个人都会看到瓦伦堡的勇敢、善良和爱心。迪娜和丈夫约万·拉杰斯均是二战幸存者,亦是一对新时代的和平使者,多年来致力于维护大屠杀纪念文化和打击反犹太主义。
迪娜和约万在合著的《来不及说完的故事》中,向读者讲述了一些老照片、一枚订婚戒指、一只旧烛台等二十余件他们保存至今的物件背后的故事。作者由这些曾支撑他们度过人生至暗时刻的旧物件切入,叙述了对战前温馨的家庭生活、对已逝的亲人、对大屠杀期间最艰难时期的回忆,并试图以此追溯破碎的家族历史,重新建立起与亲人、与故土的联结。全书没有宏大的叙述,只是通过破碎而模糊的回忆,拼凑出那段难忘的战火童年;同时着力展现了那些曾照亮他们黑暗童年的每一个闪光瞬间——一位德国军官的善意提醒、一个异国好心家庭的收容,以及与人道主义战士劳尔·瓦伦堡的短暂会面等。
描述大屠杀的方式有很多,迪娜和约万选择了专属于他们的方式。大屠杀夺走了他们的亲人、故土,以及他们的童年。回忆这段历史,对于他们来说无疑是痛苦而残酷的。战火平息后,他们不愿回到早已物是人非的故土,也极力避免谈论和回忆过去,只将对亲人、对故土的思念深埋在心底。直到二人在战后第一次为幸存的犹太青年举行的夏令营中一见钟情并最终结为连理,相互理解,相互温暖,终于鼓起勇气直面过去,并下定决心去温暖更多与他们有过相同遭遇的人。于是夫妇俩奔走于各大学校、机构,分享他们独特而难忘的童年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疗愈了自己,也疗愈了很多背井离乡的人。
本书既是对战火童年的拼凑,亦是对黑暗时期人性闪光的缅怀。作者告诫我们,未来不可预知,灾难总是不期而至。而支撑我们渡过难关、走出低谷的,或许正是我们好好珍惜的当下的每一天、每一个人。因为只有珍惜当下,方能更好地面对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