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罗饼是广东化州著名的传统风味小吃,主要材料有椰丝、白伍仁等,辅料有糖,口味偏甜。化州拖罗饼传承千年,是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色泽金黄,形似明月,皮脆酥香,馅软甜香,肉香醇浓,爽口不腻,味美无比,吃后齿颊留香,百吃不厌,令人叫绝。在化州民间,拖罗饼是中秋节祭拜月神的主要供品。
与传统广式月饼相比,化州拖罗饼不仅是全手工制作,且制作工艺流程比较复杂。它的原材料主要有面粉、叉烧、椰丝、伍仁等,馅料必须经过浸、洗、炒、凉、拌等多重工艺,而饼皮则是通过独特的配方手工揉搓精制而成,最后再进行包、印、烘等系列工序,终成拖罗饼。
化州拖罗饼源于唐代贞观年间,相传当时石龙城(今化州)有一男子名叫罗兴,20多岁就以做饼为业,每天挑着自制的酥饼敲着铜锣到城区沿街叫卖,叫卖声和铜锣声拖得特别长。久而久之,大家就将他这种饼叫“拖罗(锣)饼”。唐朝时期乃太平盛世,水陆交通比较发达,海南的椰子传入内地,罗兴便别出心裁,授徒传艺,指导乡邻选择优质的面粉、白糖为主料,用上乘的椰丝、叉烧、伍仁等作馅料,制成了一种独具化州特色的“拖罗饼”。该饼皮薄、馅足、质脆、味香、形美,特别好吃好卖。1097年,宋代大文豪苏东坡被贬往海南任职,曾专门绕道到化州品尝拖罗饼再赴海南。他食后赞不绝口,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怡”。1662年,明末岭南才子陈鉴也留有中秋赞美拖罗饼“情深饼相望,锣响人团圆”的诗句。清代以后,粤西民间已盛传化州拖罗饼的美誉,说:“中秋不吃拖罗饼,尝尽百味也枉然。”
郑依彤 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