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如煦,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翻阅孙炀洲拍过的照片,那些风景、那些花草,可以感受到拍摄者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和乐观的心态。
乐观,是孙炀洲一贯的生活态度。喝一杯茶、读一本书、看一幅字画、拍一张图片,他都能从中找到生活的真谛和乐趣。哪怕是面对工作、生活中再大的困难,他也能沉下心,努力去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一件事。对待人生,他始终积极活在当下,积极面对未来。
孙炀洲的乐观和积极也时时刻刻温暖和鼓励着身边的人。2019年进入宣传科工作的林柳爽提起孙炀洲总是满含感激。那一年,艺术设计研究生毕业后的她进入公安体制内工作,总是无法找到专业与公安工作的契合点,反而被琐碎的工作弄得晕头转向。柳爽的迷茫被孙炀洲看在眼里。他主动找柳爽谈心,了解她的工作状态,帮她分析现在面临的情况,最后孙炀洲鼓励她,立足自己的专业,找到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原创手绘为支点,慢慢打磨出揭阳公安的特色动漫或者手绘品牌,把工作变成一种快乐。孙炀洲的话让林柳爽找到了方向,短短一年时间里,她就接连创作一系列原创手绘作品,在省厅和媒体组织的作品评比中多次获奖。直到现在,一说起孙炀洲,柳爽还是会忍不住红了眼眶,“炀洲科长是最懂我的人,也是最能看懂我的画的人,他走了,但是他的鼓励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对于身边的同事来说,孙炀洲有时候不像领导,倒像是个邻家哥哥,从工作到生活,同事的进步、困难和需求,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默默地给予帮助和支持。在网警支队当办公室主任时,新警林卫东需要到基层派出所实习锻炼,孙炀洲担心他不熟悉、不适应派出所的业务,便提前联系了派出所的教导员,希望对方多多照顾,他还叮嘱林卫东,到了派出所,一定要多看多问、多记工作笔记。在宣传科,每一次随警作战,他都身先士卒,遇到可能会有危险的拍摄,就将年轻的同事安排在外围,自己却冲在最危险的第一线。新来的小伙子没有对象,他会热心张罗;同事的家人病重,他会安排好工作,叮嘱同事先去照顾家人;自己买到适合摄影时穿着的多袋衣服,他也会多买一件,送给同事;同事过生日,孙炀洲也都会自掏腰包买来蛋糕庆祝……
宣传科副科长蔡乐爽提起两人之间唯一 一次吵架还记忆犹新。当时宣传科接到一条视频制作的任务,时间比较紧,孙炀洲安排蔡乐爽接手,但是乐爽已经连续加班,“做不了,太累了”,就直接拒绝了孙炀洲。孙炀洲好脾气,但对工作要求却极为严格,也气得拍了桌子,转身就走。和领导顶着干,乐爽心中也有些忐忑,可到了中午饭点,他就接到了孙炀洲打来的电话:“走啊,一起去吃面。”更多的时候,则是同事们在办公室加班无论到多晚,他就在办公室陪到多晚。
孙炀洲离开宣传科履新的那天,整个宣传科的人一起把他送到新的办公室,他们反复叮嘱环食药侦支队的民警们:“我们孙科特别好,你们要对我们领导好一点。”
然而乐观的孙炀洲也不是没有压力和烦恼,只是他选择了用其他的方式去排遣。这也是他工作后唯一的爱好——打羽毛球。只要是不加班的日子,他的生活就是“三点一线”:单位、球场和家,时间长了,他持拍发力的右臂都比左臂粗了一圈。
但只有孙炀洲的妻子知道,孙炀洲打羽毛球不仅仅是锻炼身体,更是他排解压力的渠道,所以有时候他连饭都顾不上吃,便跑去球馆打球。妻子劝他:“我不反对你打球,但你至少应吃了饭再去吧。”可孙炀洲却告诉她:“压力太大了,吃不下。”他把烦恼和压力都抛在了挥汗如雨的球场,只留下乐观去面对人生和朋友家人。
即使是后来面对病魔,孙炀洲也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他和好友购买了茶叶储藏起来,打算等老了再喝;他和家人购买了一套电梯房,精心设计装修,想着将来给家人改善居住条件;局里组织民警更换数字证书,他也跑去更换,说等病好了回到岗位就能用……
可他的身体,还是一天天衰弱了下去,渐渐地,他出现在办公室的频率越来越少,心爱的羽毛球拍上也落满了灰尘。他变得只能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天空。
他的妻子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孙炀洲都还觉得自己能康复,能回到心爱的公安岗位上,还能继续在羽毛球场上叱咤风云。
回忆似水,温柔体贴的好丈夫
对于孙炀洲的离去,妻子吴乐卿虽然早有心理准备,但是每到夜深人静,翻看着他留下的日记,拍摄的照片,悲伤和心痛就会一阵阵袭来。从孙炀洲生病开始,柔弱的她就坚强地站在了前面,照顾一双女儿,替丈夫遮风挡雨。哪怕是在丈夫病重、医生已经放弃的时候,她依然微笑着面对每一位来探视的朋友同事,依旧笑着鼓励“勇敢炀洲不怕困难”,她说,她会带着炀洲的这份爱,带着满满的回忆继续生活下去。
在吴乐卿眼中,丈夫一直是个温柔而浪漫,且追求极致完美的人。两人相识时,她还在广州工作,是孙炀洲用每周三四封用“首日封”邮寄过来的情书,将她带到了揭阳。“他还爱写日记,里面有一大半内容都是我。”
在孙炀洲的手机里,爱妻的备注是“四小姐”,因为妻子在家排行第四,也是因为他是真的把老婆当做公主来宠爱。
这份宠爱,是平日里尽可能的陪伴。在督察支队工作时,每天到了下班时间,孙炀洲都会准时离开,骑着摩托车去接老婆下班,一起在家吃过晚饭后,他再返回办公室继续未完成的工作。到了网警支队,时常需要加班,他便带着老婆孩子来一起加班,他在办公室里工作,老婆就带着女儿在公安局的大院里玩耍,等孙炀洲下了班,一家人再手牵手一起回家。彼时,孙炀洲是市局很多女警心中的“好丈夫”典型。
这份宠爱,是时时放在心尖的牵挂。即使是自己最爱的羽毛球,老婆“一声令下”,他也能说放就放。同为羽毛球爱好者的黄铠,偶尔能在晚上接到孙炀洲“求救”的电话。“他老婆让他回家,他担心自己走了球场凑不够人,就叫我去顶替他。”有人问过孙炀洲,怎么那么听老婆的话,他说:“她就自己一个人在揭阳,我不能不对她好。”
这份宠爱,是发自内心的包容。关于孙炀洲,同事们还有一个津津乐道的故事,那是一天晚上,孙炀洲临时接了任务,晚饭没赶上回家吃,便在外面解决了。等到忙完回家,才发现老婆留了饭,怕老婆生气,他硬是把老婆留给他的那一份也吃完了。大家拿这个来打趣他“妻管严”,他也只是笑了笑摆摆手说:“迈散担”(不要乱讲)。
这份宠爱,更是明知生死离别时不舍的牵绊。确诊直肠癌做完手术后,孙炀洲开始迷上了摄影,虽然同为摄影爱好者的朋友笑他技术太差,没一张能拿得出手,可吴乐卿却知道,他学摄影,是为了记录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他的作品里,出现最多的就是妻子和两个女儿。吴乐卿知道,在最后的时光里,炀洲心里有太多说不出口的舍不得,他还没完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承诺,他还没来得及看大女儿出嫁,没来得及陪小女儿长大……
这份宠爱,也换来了妻子同等的尊重与包容。作为警嫂,她习惯了在丈夫每一个加班的夜晚默默等候,也珍惜每一次牵手散步榕江边的小幸福;在孙炀洲生病后,毫无怨言地承担起所有,只因为理解他对公安工作的热爱;一次次陪他往返于广州治疗的奔波与操劳,再一次次含着泪看他返回工作岗位,把一句句担心埋在心里不说出口……近二十年的夫妻,让她和孙炀洲越来越默契,默契到一起承担着苦痛藏在心里,却一样把微笑和淡然留给别人。
昔日的宠爱有多甜美,最后的心疼与伤痛就有多刻骨。2023年初,孙炀洲的身体再也无法承受前往广州的旅途劳顿。他没有叫苦叫累,只是向妻子撒娇:“下次再去广州,就得你推着轮椅带我去了。”看着憔悴的丈夫,吴乐卿心疼得说不出话来,虽然心里百般不愿,可她还是决定尊重丈夫的意愿,暂停了在广州的治疗,改为在家静养。“医生说炀洲最多只能活一年,可他已经活了两年多,多出来的每一天,每一分钟,都是我赚到了,我只想好好陪着他走完最后这段路。”
2023年6月10日,带着对家人、警察事业的百般不舍,孙炀洲离开了这个世界。
他与世界最后的告别,也只是妻子吴乐卿发在朋友圈一条再简短不过的通知,一如他从前,生怕给别人添一点麻烦。
但是,送行的那一天,他警校的同学来了,已经退休的老领导来了,同事们也来了……小小的殡仪馆“追远厅”里,挤进了500多人,追思的花圈摆不下,只能以单位的名义集中赠送……孙炀洲一定不会知道,有那么多人记着他,念着他,舍不得他离开,要送他这最后的一程。他那只有六岁,还不懂何为生死的小女儿,用稚嫩的画笔,记录下了爸爸最后的样子:爸爸躺在铺满鲜花的床上,墙上挂着大大的头像,不识字的她,还描摹下了“孙炀洲同志”五个大字。
他走了,49年的人生里,把守护家乡的大爱和对家人妻女的小爱都诠释到极致;用温暖无悔的付出,做到了面对警徽时的承诺,也做到了一个男人的担当;他走了,28年的从警路,用掌中笔书警察故事、用手中枪铸正义之光,他用战绩闪亮人民警察的称号,他用荣耀在揭阳警营的历史上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辉煌;他走了,7年的乐观豁达,与病魔顽强对抗,宣告着疾病可以摧残肉体,却无法打倒一个警察的坚守和脊梁……
舍不得你,愿天堂不再有病痛!
不会忘记,一路走好!揭公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