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诚信之星”学习
“历经7届的广东信用论坛,今天迎来了‘提档升级’,踏上了跨境信用探索搭建平台、集聚人才、汇聚智慧的新路。”在不久前举行的2023年首届粤港澳大湾区信用论坛上,广东省信用协会副会长张红丽激动地说。
在信用建设领域,张红丽一干就是15年。10年前,张红丽牵头创办广东信用论坛,汇聚全国信用领域专家智慧,为广东信用建设工作建言献策。这棵她栽下的“小树苗”,如今已枝繁叶茂,不仅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信用行业展现实力的舞台,更将成为立足湾区、放眼全球的信用经验交流平台,助推“信用广东”建设。日前,张红丽入选2023年广东省“诚信之星”。
为行业“把脉问诊”
深耕信用事业十五载
2008年,张红丽偶然与信用事业结缘,随着广东建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她联合几位热心社会公益并重视信用体系建设的全国人大代表一起,筹备成立广东省信用协会。
“信用体系建设不仅能帮助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相互帮助的社会文化,还能为企业融资提供便利,为消费者享受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和服务打好基础。”张红丽说,工作中,她越来越感受到信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如何发挥好协会平台的作用,为广东信用建设贡献力量?张红丽以敏锐嗅觉和问题意识,为行业“把脉问诊”,呼吁身边更多人参与信用建设。
近5年,张红丽积极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言献策,参与起草信用建议7项,同时积极履行自身作为区人大代表的职责。2022年,她牵头联合广州市越秀区12名人大代表提出的《关于用更优营商环境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议案》,被越秀区人民政府列为“一号议案”。
“信用服务机构首先要加强自身建设,始终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和审慎原则,才能赢得市场的信任。”张红丽说。
不断整合盘活资源
推广信用服务概念
坚持为企业每年举办不少于10场信用公益培训、为偏远地区小学捐助学习用品和生活用品……张红丽带领协会持续深入基层一线,在群众中树立了好口碑,协会经常收到来自社会各界的感谢信。
张红丽还不断整合盘活资源,联手会员企业在广州各大主要地铁站投放广告,策划发起“我为信用代言”活动,弘扬“诚信共赢,和谐圆梦”的理念,让信用服务等概念逐渐深入人心。
广东有着大量中小企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但与大企业相比,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较高。
针对这一问题,张红丽利用脑力和笔力,为中小企业的发展贡献了不少智慧。她发布多篇署名文章,针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急、周转快等需求,助力信用贷款成为企业缓解资金压力的“及时雨”,推动信用成为企业“造血输氧”的硬支撑。南方日报记者 陈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