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税务·优服务 促规范 稳增长 (92)
对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是企业发展的又一助力。本期,小编悉心整理了相关政策内容,帮助企业熟悉政策,做好加计抵减“关键三步”,避免涉税风险。
一、政策内容
《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43号,以下简称“43号公告”)明确,2023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允许先进制造业企业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5%抵减应纳增值税税额。
二、做好加计抵减的“关键三步”
第一步,厘清不得计提抵减情形。
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主要有:
(一)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二)出口货物劳务、发生跨境应税行为不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其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
值得注意的是,已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
第二步,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5%.
第三步,加计抵减。
根据43号公告,先进制造业企业计算一般计税方法下的应纳税额(以下称“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后,区分以下情形加计抵减:(一)抵减前的应纳税额等于零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部结转下期抵减。
(二)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大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全额从抵减前的应纳税额中抵减。
(三)抵减前的应纳税额大于零,且小于或等于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的,以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抵减应纳税额至零。
简言之,抵减前有应纳税额才可以加计抵减,且只能抵减当期应纳税额,当期抵减不足的可结转下期抵减。
三、注意事项
一是抵减概念。加计抵减不是抵减进项税额,而是抵减应纳增值税额。直接减少当期应纳增值税,降低资金占用成本,优惠力度更大。若当期没有应纳税额,则当期不能加计抵减,可结转到以后各期继续抵减。
二是单独核算。先进制造业企业应单独核算加计抵减额的计提、抵减、调减、结余等变动情况。
三是择优适用。先进制造业企业同时符合多项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可以择优选择适用,但在同一期间不得叠加适用。
四是法律责任。骗取适用加计抵减政策或虚增加计抵减额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等有关规定处理,涉及刑事处罚的,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揭税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