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中小学生陆续迎来寒假生活。假日期间,学生安全仍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切实加强假期学校安全工作,全面防范各类涉校涉安全事故,市教育局近期通过发出有关学校安全工作通知,召开全市教育系统道路交通安全暨校园安全工作视频会等方式,引导各地各学校全面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加大安全宣传教育,确保广大学生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的假期。
盯紧重点工作,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阶段来,市教育局对各项重点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提出,一要做好学生寒假乘车安全。各地各学校要加大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法律法规的责任意识。教育学生在寒假期间严格遵守交通规则,不在铁路、公路沿线玩耍嬉戏。严禁乘坐无牌、无证和超速、超载车、船等交通工具,防止各种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二要做好学校消防安全工作。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预防和遏制火灾事故,特别是针对教学楼、办公楼、宿舍、实验室、图书馆、食堂等易发生火灾事故场所认真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对排查出的隐患要建立台账,明确整改部门、责任人,并限期整改到位。要加强学生及家长假期在家用电用气用火安全教育,增强安全防范意识。三要做好低温天气学校安全工作。要有针对性地加强低温天气安全事故的防范,与属地气象部门建立气候变化信息共享机制,适时通报天气变化情况,引导家长及学生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与沟通,指导家长加强学生在家的安全管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四要做好学校风险防范排查化解工作。要针对寒假期间电信网络诈骗高发的特点,深入分析研判,对电信诈骗、网络违法犯罪、“买卖两卡”(电话卡、银行卡)等突出领域定期开展风险排查,列出风险点清单,逐项制定防范化解和稳控措施,逐一制定应急处置预案、落实责任部门、责任人、整改时限。
市教育局还特别提醒,寒假期间各学校要健全家校协同工作机制,关注心理异常学生摸排和管理,加强心理异常学生排查,提醒家长在假期做好看护工作。通过家访、谈心谈话等形式,有针对性做好心理辅导疏导工作,及时开展危机干预,严防发生学生极端事件。
持续开展宣传,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教育需持之以恒。放假前夕,我市多所学校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和班会课活动,重点开展防交通事故、防火灾、防电信诈骗、防欺凌和性侵、防溺水、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进一步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与此同时,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要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印发《寒假春节期间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校讯通、短信微信等方式,提醒家长加强对孩子放假期间安全教育,提醒家长认真履行假期监护人职责。同时要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不沉迷网络游戏,谨慎网络交友,自觉遵守规范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制度规定,共同引导孩子绿色上网。
结合冬季和节假日期间特点,阶段来,各地各学校陆续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市教育局提出,要全方位加强对校舍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卫生安全、交通安全、危险化学品安全、工程工地施工管理、校园周边环境等方面检查,对查找出的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治措施,迅速落实整改并登记造册,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坚决防止发生校内安全事故。对于假日期间校园安全,各地各学校要强化值班值守,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
相关链接
中小学寒假安全温馨提示
为帮助学生度过一个快乐、安全的假期,家长和学生要收好以下这份安全攻略。
做好卫生健康
1.倡导“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坚持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卫生习惯,在公共场所保持人际距离。注意防范流行疾病,做好健康监测。
2.不吃“三无”食品,不吃未清洗干净食物,不喝生水。少吃高盐、高糖、油炸、熏制食品。
3.保证充足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达到10小时,初中生达到9小时,高中生达到8小时。
4.选择安全运动项目,坚持适当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充沛的精力。
确保出行安全
1.关注天气预报及安全预警信息,学习安全知识,掌握应急技能,出行前采取必要防范措施。孩子外出时,家长要知晓去向、内容、同伴和返回时间,加强安全提醒。
2.严格遵守交通规则,到公共场所首先关注安全出口,讲秩序、不拥挤,服从指挥,避免踩踏。
3.未满12周岁不骑自行车上马路,未满16周岁不骑电动车;行走或骑车时不看手机、不听音乐,不走机动车道。不坐超速、超载车辆,不坐无客运资质的车辆,不顺搭陌生人的车辆。
4.不擅自到水边玩耍,发现同伴溺水,立即寻求成人帮助,或打110、120电话报警求助,不盲目手拉手或下水施救。
5.参加冬令营、研学旅行等社会实践活动,事先知悉组织者、内容、线路、安全保障措施,不参加不合法、不安全的活动。综 合 |